流痰
流痰的治疗

治疗原则

流痰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总则,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特点,应审虚实,察寒热,分证辨治。常规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肝肾亏虚

(1)睡觉时汗出,醒后汗止的患者,可加用黄芪、浮小麦、牡蛎、龙骨。

(2)若出现咳嗽痰血的患者,可加用南沙参、麦冬、百合、牡丹皮。

(3)若出现腰背酸痛的患者,可加用川断、杜仲、狗脊、巴戟肉。

药物治疗

1、阳虚痰凝

(1)方药:阳和汤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黄、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黄、鹿角胶。

2、阴虚内热

(1)方药:六味地黄丸合清骨散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3、肝肾亏虚

(1)方药:左归丸合香贝养荣汤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胶、白术、人参、茯苓、陈皮、川芎、当归、贝母、香附、白芍、桔梗、甘草。

4、气血两虚

(1)方药: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2)常用中药:党参、白术、茯苓、炙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肉桂、五味子、远志、大枣、生姜、炙甘草、陈皮。

手术治疗

1、切开排脓

寒性脓肿有混合感染、体温高、中毒症状明显者,因全身状况不好,不能耐受病灶清除术,可以做寒性脓肿切开排脓。

2、病灶清除术

(1)病灶清除术的手术指征

骨与关节结核有明显的死骨及大脓肿形成者;窦道经久不愈者;单纯性骨结核髓腔内积脓压力过高者;单纯性滑膜结核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即将发展为全关节结核者;脊柱结核有脊髓受压、神经根刺激症状者。

(2)病灶清除术的手术禁忌证

合并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或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危及生命者;有混合性感染、中毒症状明显且经综合评估不能耐受手术者;患者合并有其他重要疾病难以耐受手术者。

(3)手术时机的选择

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前应使用抗结核药物4-6周,至少3周。

3、其他

手术治疗

(1)关节融合术用于全关节结核、关节不稳定者。

(2)截骨术用以矫正畸形。

(3)关节成形术用以改善关节功能。

(4)关节置换术用于静止期全关节结核。

(5)脊柱内固定用于维持和增强脊柱稳定性。

其他治疗

1、外治疗法

(1)初期

回阳玉龙膏外敷,或阳和解凝膏掺桂麝散或黑退消敷贴。

(2)成脓

脓成则应及时切开排脓,引流通畅。

(3)溃后

窦道形成用五五丹药线或白降丹或千金散黏附在药线上引流,提脓祛腐生肌,将要收口时宜改掺生肌散。袋脓者宜进行扩创。

2、针灸疗法

临床多用灸法,可直接灸,也可隔姜、蒜灸。病变在脊柱者亦可灸百会穴及病变两旁各1寸半之相应穴位,以培补督脉,疏通气机。

3、局部制动

目的在于保证病变部位得到休息,以减轻疼痛,保护关节不受进一步损害,并防止病理性骨折和脱位,以及纠正关节畸形等。制动的方法有石膏、支具和牵引固定等,固定时间至少1个月以上。

4、抗结核药

联合使用,即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氨矶脉等抗结核一线药物选择三种,小剂量长期使用,疗程不少于12个月。早期患者可用抗结核药做关节腔内注射、冲洗。

相关解析
刘晶晶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耳壳流痰的内治法是

它的内治方法就是祛痰散结、疏风活络,病情不一样,所以治疗的时候选择的方法也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但是只要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的话,病情都是可以控制住的,而且在短时间内也能够逐渐的恢复,自己还需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这样才不会影响到病情恢复的。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甲流多长时间能测出来

甲流指的是甲型流感,其检测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因个体差异、感染阶段及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在感染甲型流感后的1-3天内,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如病毒核酸检测或病毒抗原检测,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出甲型流感病毒。1.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免疫系统反应不同,导致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引发免疫反应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因此,有些人可能在感染后的较短时间内就能检测出病毒,而有些人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2.感染阶段:甲型流感有一个潜伏期,通常为1-7天,多数为1-3天

郭兮恒 主任医师
甲流抽血能测出来吗

甲流即甲型流感。甲型流感一般能通过抽血检测出来,但这一检测需要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并且要在感染后的特定时间窗口内进行才更为准确。抽血检测甲型流感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来实现。在感染甲流病毒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对抗病毒。通过抽血检测,可以检测到血液中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如IgG和IgM抗体。IgG抗体通常在感染后期或恢复期出现,而IgM抗体则可能在感染早期出现。通过比较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抗体滴度变化,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

郭兮恒 主任医师
咳嗽到了排痰期是快好了吗

咳嗽进入排痰期,通常意味着病情正在逐渐好转。这是身体通过咳嗽这一自我清洁机制,将呼吸道内的痰液排出体外,从而促进炎症消退的过程。首先要明确,排痰是身体对抗感染的重要防御反应。在呼吸道感染或炎症初期,痰液往往较为黏稠,难以咳出,这时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呼吸不畅。然而,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痰液开始变得稀薄,咳嗽力度也随之增强,这便进入了排痰期。在这一时期,痰液的顺利排出有助于减少呼吸道内的病原体和炎症产物,有效减轻呼吸道负担,为病情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排痰期的护理显得尤为关键

郭兮恒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