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注
流注的症状

流注是发生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之深处,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特点。

典型症状

1、除头面、前后二阴、腕、踝等远端比较少见外,其余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尤多见于腰部、臀部、大腿后部、髂窝部等处。

2、初起先在四肢近端或躯干部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微热而皮色不变。2天~3天后,肿胀、焮热、疼痛日趋明显,并可触及肿块;伴有寒战高热、头痛头胀、周身关节疼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继则肿块增大,疼痛加剧,2周左右肿块中央微红而热,按之有波动感;兼见高热不退,时时汗出,口渴欲饮,苔黄腻,脉洪数。溃后脓出黄稠,瘀血流注则夹有瘀血块。随之肿硬疼痛渐消,身热渐退,食欲增加,经2周左右脓尽收口愈合。

3、髂窝流注仅发于髂窝部一侧。初起患侧大腿突然拘挛不适,步履呈跛行,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或微汗、纳呆倦怠。2日-3日后局部疼痛,大腿即向上收缩,略向内收,不能伸直,妨碍行走,但膝关节仍能伸屈。倘用手将患肢拉直,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痛牵腰部,腹部前突,脊柱似弓状。7天~10天后,在髂窝部可触到一长圆形肿块,质较硬,有压痛。1个月左右可以成脓,因病位较深则见皮色如常,按之中软,波动感不甚明显。可在髂窝部或腰部破溃,溃后20天左右可以收口。愈后患侧大腿仍然屈曲难伸,往往要经过1个月-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并发症

内陷

若正气不足,正不胜邪,毒邪内传脏腑则出现内陷证,主要表现为神昏谵语,胸胁疼痛,咳喘痰血等。

疾病相关 更多»
胃食管反流注意事项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被称为反流。它常常引起胃酸、胃液和胆汁的逆流,导致食管黏膜受到腐蚀和炎症,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胃痛、嗳气、胃灼热感、甚至声音嘶哑。对于胃食管反流,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饮食调整。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咖啡、浓茶等,同时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2.生活习惯调整。减少熬夜,避免长时间保持俯卧位,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控制体重。3.姿势调整。饭后避免立即躺下休息,宜坐姿或直立姿势。4.勿卧床用药

方霖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