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治宜清热解毒、和营通络。暑湿交阻证需兼清暑化湿;余毒攻窜证宜兼凉血清热;瘀血凝滞证宜活血化瘀。溃后应清解余邪,不要急于补虚,杜绝因余毒未尽而流窜他处。
对症治疗
1、余毒攻窜
(1)若脓成的患者,可加用当归、皂角刺,去生地黄,
(2)若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患者,可加用安宫牛黄丸化服,或紫雪散吞服。
(3)若胸胁疼痛、咳吐痰血的患者,可加用象贝母、天花粉、鲜竹沥、鲜茅根、鲜芦根等。
2、暑湿交阻
(1)若结块质硬的患者,可加用当归、丹参。
(2)若发热明显的患者,可加用连翘、紫花地丁。
(3)若脓成的患者,可加用皂角刺。
3、瘀血阻滞
(1)因劳动损伤筋脉的患者,可加用忍冬藤、黄柏、薏苡仁、萆薢等。
(2)跌打损伤的患者,可加用参三七。
(3)产后瘀阻的患者,可加用制香附、益母草、红花等
(4)脓成的患者,可加用皂角刺。
药物治疗
1、余毒攻窜
(1)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水牛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2、暑湿交阻
(1)方药:清暑汤加减。
(2)常用中药:连翘、天花粉、赤芍、金银花、甘草、滑石、车前草、泽泻。
3、瘀血阻滞
(1)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2)常用中药:川芎、当归尾、赤芍、苏木、牡丹皮、枳壳、瓜蒌仁、桃仁、槟榔、大黄。
手术治疗
有全身症状者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对症处理。脓肿已经形成,一经确诊即应切开引流。脓肿切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应在麻醉下施行脓胂切开
大的脓肿切开应防止休克发生,必要时补液、输血。
2、切口部位
应选在脓肿最低位,以利引流。深部脓肿应在穿刺抽得脓液后,保留穿刺针头,先切开皮肤,用血管钳沿穿刺针指引方向钝性进入脓腔,引导切开或置引流管。
3、切口长度
要有足够的切口长度以保证引流通畅,应与脓腔大小相当,但不超过脓腔壁。对巨大脓肿必要时可做对口切开引流。
4、切口的方向
一般应与皮肤纹理一致,以减少瘢痕;与血管、重要神经平行,以防损伤;关节部位不宜做纵切口。
5、引流充分
要有相应长度的切口,脓肿切开后应探测脓腔,如有间隔应予分开,并尽量清除坏死组织和脓液。
其他治疗
外治疗法
1、初期肿而无块,可用金黄膏或玉露膏外敷;肿而有块,可用太乙膏掺红灵丹盖贴。
2、脓熟宜切开引流,先用八二丹药线引流,脓净改用生肌散,均以红油膏或太乙膏盖贴。如果见结块二三处相互串联贯通的情况,可彻底切开后换药,以加速疮口愈合,并加用垫棉法。
怀孕以后不想要小孩选择做人工流产终止妊娠,术后一定要注意做好护理,以免对将来怀孕有影响,首先一个月之内不要有性生活,因为过早的有性生活,子宫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有可能会出现宫腔感染,平时注意局部清洁卫生,穿宽松棉质内裤,饮食上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类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