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慢脾风总的治则为“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本病的发生多与原发病关系密切,所以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疾病反复发作。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若汗多比较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煅龙骨、煅牡蛎、五味子等。
2、若恶心呕吐比较明显的患者,可加用吴茱萸、胡椒、半夏等。
药物治疗
脾肾阳虚
(1)方药: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参、白术、山药、茯苓、黄芪、炙甘草、炮附子、肉桂、炮姜、丁香。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推拿疗法
慢脾风的患者,可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方法为:运五经,推脾土,揉脾土,揉五指节,运内八卦,分阴阳,推上三关,揉涌泉,掐足三里。
2.体针疗法
脾肾阳虚的患者,取脾俞、肾俞、章门、关元、印堂、三阴交等穴,运用补法,进行针刺治疗。
3、艾灸疗法
脾肾阳虚的患者,取穴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里等,进行灸法治疗。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该药物含有麻黄、苦杏仁、生石膏、金银花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和症状有明显区别。风寒感冒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而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咳嗽痰黄稠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