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
内热的治疗

治疗原则

根据内热的虚实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实热以清热泻火为主,虚热以滋阴降火为主。不同证型的治疗原则不同,心火炽盛证治宜清心泻火,肝火上炎证治宜清泻肝火,肺热炽盛证治宜清热泻肺,胃实热证治宜清胃泻火;心阴虚证需滋补心阴,清心安神,肺阴虚证应养阴润肺,肝阴虚证需滋养肝阴,肾阴虚证需滋补肾阴,胃阴虚证则需滋阴和胃。

药物治疗

1、实热证

(1)心火炽盛证:导赤散加减,常见中药有木通、生地黄、生甘草梢、竹叶等。可用中成药牛黄清心丸。

(2)肝火上炎证:龙胆泻肝汤加减,常见中药有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生地等。可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3)肺热炽盛证:泻白散加减,常见中药有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等。可用中成药牛黄清肺丸。

(4)胃实热证:清胃散加减,常见中药有生地、当归、牡丹皮、黄连、升麻等。可用中成药牛黄清胃丸。

2、虚热证

(1)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加减,常用中药有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子、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等。中成药可用天王补心丹。

(2)肺阴虚证: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中药有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等。中成药可用养阴清肺丸。

(3)肝阴虚证:补肝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木瓜、酸枣仁等。中成药可用杞菊地黄丸。

(4)肾阴虚证:左归丸加减,常用中药熟地、山茱萸、山药、龟甲胶、鹿角胶、牛膝、菟丝子等。中成药可用左归丸。

(5)胃阴虚证:益胃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北沙参、麦门冬、玉竹、石斛、生地、天花粉、莲子肉、金铃子、青竹茹等。中成药可用养胃舒颗粒。

其他治疗

1、包括针灸治疗、拔罐治疗、放血治疗以及刮痧治疗等。

2、发热者可通过西医的降温、补液、抗炎等对症处理。

相关解析
董增胜 主治医师

中医科 日照市中医医院

阴虚内热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阴虚内热日常多吃百合、银耳、黑芝麻、猪蹄、鸭肉、海参、苦瓜、豆腐、藕等具有滋阴解热功效的食物。也可以服用滋阴的中成药,或者吃滋阴的水果来进行调理。比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或者梨、枇杷等都对阴虚内热有调理作用。忌烧烤、油炸、辛辣等性温燥烈的食物和烟酒。进行一定强度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最好配合情绪调整,减缓精神压力,同时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

观看语音
张英泽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分泌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孩子内热吃什么药清热

孩子内热一般吃清热解毒药物,用药以后可以清热内火。但是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向专业医师和药师咨询,千万不要盲目使用,在用药不当情况下,会对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孩子出现内热有可能是肠胃功能不完善的原因,并且跟进食过多容易上火食物也是有关系的。

观看问答
龙顺钦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

癌症病人内热怎么处理

首先要看癌症患者体温的情况,是出现体温高于正常,还是只是病人觉得内热。但体温并不增高,其次要明确癌症病人发热的原因,是合并感染出现的发热。还是癌细胞增生代谢引起的发热,或者是放凉后热毒伤阴引起的发热。针对不同的发热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根据患者是实热还是虚热,实热者以清热解毒或辛凉解表为治则,运用的是寒凉清热的药物纠正机体的热度。吸热者以养阴、清热、甘温除热等为治则,运用益气养阴或者清虚热的药物。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穿透气性比较好的衣服,还可以在饮食上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果癌症病人出现内热的现象,通常会有出汗较多,而且身体会比较虚弱。因此要多注...

观看视频
李梅 主任医师

中医内科 锦州市中心医院

内热怎么办 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造成身体出现内热的原因有很多,像气虚,血虚,阴虚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都会导致内热情况出现,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心情烦躁而且身体燥热,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所以出现那个问题一定要好好想办法解决,不要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一、服用中药

身体里面有内热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容易导致不良的症状出现。可以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想要解决内热问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就应该坚持服用一些去除身体内热的中医药,定期的进行服用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二、吃滋润降燥食物

身体里面有内热问题,就不要...

观看文章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孩内热怎么办

小孩内热是指体内阳气过盛或阴气不足,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热象的情况。对于小孩内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理:-饮食调整:鼓励孩子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增加水分摄入:让孩子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缓解内热症状。-调节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孩子长时间处于高温、干燥的环境中。-情绪调节: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缓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适度运动: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热量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