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疳
脾疳的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腹胀、大便不调等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厌食、积滞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可有喂养不当或病后饮食失调及长期消瘦史。

2、临床表现

(1)形体消瘦,体重比正常同年龄儿童平均值低15%以上,面色不华,毛发稀疏枯黄;严重者干枯羸瘦,体重可比正常平均值低40%以上。

(2)饮食异常、大便干稀不调,或脘腹胀满等明显脾胃功能失调症状。

(3)兼有精神萎靡不振,或好发脾气、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3、检查

胃电图、便常规、血常规、胃蛋白酶原检测等,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1、厌食与脾疳

厌食、脾疳均属于小儿常见脾胃病证,都是由于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厌食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但患儿并无明显消瘦,且精神状态良好;脾疳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能食善饥、心下痞硬胀满等,或伴有疲倦乏力、烦躁不安等症状。

2、积滞与脾疳

两者密切相关,若积滞积久不消,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影响水谷精微吸收,导致形体消瘦,可转化成脾疳。积滞病情比脾疳轻,以实证为主,临床以不思乳食、泛吐酸水、呕吐腐臭食物、大便酸臭、脘腹胀满为主要特征;脾疳以形体消瘦、能食善饥等为主要表现。

脾疳的类型

1、轻症

主要表现为形体略见消瘦,能食易饥,腹胀,大便时干时稀,伴有面色萎黄,睡眠不宁,精神欠佳,喜俯卧,舌质略淡,苔薄微腻,脉细有力,指纹淡。

2、重症

主要表现为形体明显消瘦,食欲减退,腹胀,甚则青筋暴露,大便干结或稀溏臭秽,伴有面色萎黄,毛发稀黄结穗,神情疲惫,肢体乏力,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指纹紫滞。

疾病相关 更多»
脾氨肽口服液真能提高免疫力吗

脾氨肽口服液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确实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它通过精细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应答等机制,为机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脾氨肽口服液的核心成分是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的混合物,这些珍贵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关键免疫细胞,激活它们的活力,显著提升其对抗病原体的能力。同时,它还能促进B淋巴细胞积极产生抗体,进一步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在整体上全面提升机体的免疫防御水平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脾氨肽冻干粉和维生素D3的作用是什么

脾氨肽冻干粉是一种免疫调节剂,从健康新鲜动物脾脏中提取,主要成分为肽及核苷酸类复合物,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免疫调节因子。它具有以下作用:1.增强免疫力:脾氨肽冻干粉可以触发和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平衡。2.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可用于治疗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3.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及术后提高生活质量的辅助用药

于永超 主治医师
小孩脾大没有什么症状

小孩脾大并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家长们还是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脾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位于左上腹腔。正常情况下,脾脏大约是9厘米长、7厘米宽、3厘米厚,体积大约为150~200毫升。而脾大是指脾脏明显增大,超出正常范围。小孩脾大可能因为疾病或者其他身体问题引起。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溶血性贫血、淋巴性肿瘤、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当然,脾大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比如在锁骨上扪及脾的脾扪及脾亦可扩大。此外,小孩脾大还可能与内因素有关,比如贫血、慢性肝病、白血病等

黄东生 主任医师
什么是脾肝先心病

脾肝先心病,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心脏的解剖缺陷之一。这种心脏病通常指的是脾静脉和门静脉直接连接到心脏的情况,而没有经过肝脏的过程。这导致了血液中的氧气含量较低,因为没有经过肝脏的过滤器和调节作用。脾肝先心病通常在出生时就会被诊断出来,并需要进行治疗。这种心脏病可以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的症状,也可能出现更严重的情况。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吃奶困难、体重增长缓慢、体力活动不足等。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赵士超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