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约是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在临床上常见经常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等症状。可伴有腹胀腹痛、口苦口臭、食欲不振等。
典型症状
1、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延长,但粪便干结,排出艰难;或粪便不干结虽有便意,排便不畅。
2、左少腹有胀压感,服润下通便药物虽可排便,但不久又秘结。
3、可伴有腹胀、腹痛、口臭、饮食减少。
并发症
1、裂肛
若干燥的大便裂伤肛门皮肤,可并发裂肛病症。主要表现为肛管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或形成溃疡,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部疼痛、出血。
2、内痔、外痔
大便长期秘结,排便困难,使肛门承受较大压力,或发生局部感染,肛周内外局部血管、组织发生病变,易并发内痔或外痔等疾病。内痔为肛门内出现异常肿物,主要表现为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等;外痔为肛门外皮肤出现破裂及皮赘物,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人参归脾丸和归脾丸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分、功效侧重和适用人群。1.成分差异:人参归脾丸含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人参补气作用更强,适合气血两虚较重的患者。归脾丸主要含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等,党参补气较温和,更适合轻中度心脾两虚者。2.功效侧重:人参归脾丸偏重补气养血,对气血不足、体虚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改善更明显。归脾丸侧重健脾养心,对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心悸健忘等心脾两虚症状效果更佳。3.适用人群:人参归脾丸适合气血双亏、术后体弱或长期疲劳者。归脾丸比较适合思虑过度、睡眠差、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