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不舒,胸膈胀满,用手触按柔软、无形、无痛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胸腹胀满症状的胃痛,鼓胀,胸痹,结胸等相鉴别。
诊断依据
1、临床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或伴饮食减少、稍微进食即感觉上腹胀满、打嗝,用手触按柔软、无形、无痛的特点。
2、发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3、多由饮食、情志、寒温等因素诱发。
鉴别诊断
1、胃痛
痞满与胃痛病位都在胃脘部,病因都与饮食、情志、外邪及脾胃素虚有关,应注意区别。胃痞的病机是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职,胃气壅塞;胃痛的病机是胃气阻滞,胃失所养,不通则痛。胃痞以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为主症;胃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胃痞发病较缓;胃痛起病较急。但二者在临床上可以交叉出现,或同时并见,或相互转化,应以证候特征为辨证依据。
2、鼓胀
鼓胀与胃痞均有胀满痞闷的症状,但鼓胀是由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停积腹内所致,临床以腹部胀大如鼓为特征,外有胀大之形,腹皮脉络暴露,出现血痣血缕,有黄疸、积证等病史,与胃痞不难鉴别。
3、胸痹
痞满常兼有胸膈满闷,胸痹心痛亦可见脘腹胀闷;但二者在病位、病变脏腑、病机、主症及兼症方面均不相同:胸痹病位在胸,主要是心或心经病变引起,病机主要是心脉痹阻,心失所养,以胸闷、胸痛为主症,可以兼见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症状;胃痞病位主要在上腹胃脘部,病变脏腑关键在脾胃,病机为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职,胃气壅塞,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可以兼有胸膈满闷,纳少、呕吐等症状。但年老患者,若突然出现胃脘痞满,应警惕真心痛的发生,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以助鉴别。
4、结胸
两者病位皆在胃脘部,结胸以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拒按为特征;痞满以心下胃脘满而不痛,手可按压,触之无形为特点。
1、实痞
(1)外寒内滞
主要表现为自觉上腹甚至中下腹部胀满不舒,食欲不振,喜叹气,恶心呕吐;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体疼痛,大便稀薄;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濡。
(2)饮食内停
主要表现有自觉上腹甚至中下腹部胀满,饮食后明显,伴有嗳气有酸臭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时干时稀,肛门排气频繁,如臭鸡蛋味;舌苔厚腻,脉滑。
(3)痰湿中阻
主要表现有自觉胃脘、胸膈胀满不舒,饮食减少或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伴有头晕目眩,身体困重,口中无味,口不渴,小便量少排出困难;舌苔白厚腻,脉沉滑。
(4)寒热错杂
主要
痞满纳差属于中医上的一种名词,是由于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出现下降之后,产生了腹胀,食欲下降的表现,可以使用健胃消食的药物来进行用药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检查和便秘有没有关系,如果是产生了大便干结,也可以采用口服润滑肠道的药物来进行用药,促进大便的排出,缓解腹胀的症状。
未成年人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正常发育。如果未成年人出现超重或肥胖的情况,应该寻求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保持健康的体重:1.均衡饮食: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瘦肉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2.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每餐的份量,尽量少吃零食和高热量的饮料。3.多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跑步、游泳、跳舞等,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增强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