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痹
热痹的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发热、患病关节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关节疼痛等症状的脉痹、行痹、三痹、尪痹、痛风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发病部位

常发生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2、主要表现

患病关节疼痛红肿、皮温增高,关节活动则剧痛,患肢不能负重,关节常处于半屈曲状态。可见高热、怕冷等全身症状。

3、流行病学

多见于青壮年或儿童,常发生在夏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病。

4、检查

血常规、血沉、尿酸检查、关节穿刺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疾病。

鉴别诊断

1、脉痹

病位在血脉,脉痹在早期或病程中晚期,可出现四肢脉络灼热疼痛,或有皮下结节和条索状物、按之则痛的特点;热痹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或痛不可触,屈伸不利,伴有身热、汗出,口渴为特征。

2、行痹

主要特点为痛处游走不定,行痹热象不突出,同时可见怕风怕冷,或肢体肿胀且阴雨天加重等症状。

3、三痹

主要表现为多关节游走性肿痛,三痹与气候变化有关,常反复发作。

4、尪痹

常为手足小关节患病,尪痹关节常有畸形及屈伸不利等表现。

5、痛风

多发生于中老年,痛风常有家族史,多有酗酒、偏食肥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多发生在趾、跖、踝等处。

热痹的类型

1、风热痹阻证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可见红斑,疼痛不可触碰,遇热症状加重,得冷有所缓解,关节屈伸不利;伴有汗出、怕风、发热、口渴、口唇干燥;舌红苔黄、脉浮数。

2、湿热痹阻证

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肿胀,疼痛、沉重,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或见硬结、红斑;伴有发热、口渴不想喝水、烦躁不安、周身沉重、小便色黄混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证

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红肿热痛,但局部怕冷,得暖有所缓解,或自觉发热但触摸皮肤不热,筋脉拘急,肢体关节屈伸不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该药物含有麻黄、苦杏仁、生石膏、金银花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和症状有明显区别。风寒感冒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而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咳嗽痰黄稠等症状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保和丸治胃寒还是胃热

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热相关病症,其功效以消食、导滞主,对胃热引起的食积停滞较为适用,而胃寒者一般不建议使用。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药组成,其中山楂消肉食积滞,神曲化酒食陈腐之积,半夏和胃降逆,配合连翘清热散结,整体药性偏凉,适用于饮食不节导致的胃热食积,常见症状如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口臭、大便酸臭或便秘等。胃寒者多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生冷后加重,此时若服用保和丸,其寒凉药性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因此,用药需辨证区分胃热与胃寒,对症使用才能起效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感冒灵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感冒灵颗粒既非专治风寒感冒,也非专治风热感冒,而是适用于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化热阶段,需根据具体症状判断是否适用。感冒灵颗粒是中西药结合的复方制剂,其成分设计决定了其适用范围。从中医理论看,其含有的野菊花、金盏银盘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更偏向于治疗风热感冒;而西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则主要针对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进行缓解,不区分风寒或风热。因此,感冒灵颗粒更适用于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如发热重、咽痛、流黄鼻涕等

黄汉超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