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发热、患病关节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关节疼痛等症状的脉痹、行痹、三痹、尪痹、痛风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发病部位
常发生于髋关节和膝关节。
2、主要表现
患病关节疼痛红肿、皮温增高,关节活动则剧痛,患肢不能负重,关节常处于半屈曲状态。可见高热、怕冷等全身症状。
3、流行病学
多见于青壮年或儿童,常发生在夏季,其他季节均可发病。
4、检查
血常规、血沉、尿酸检查、关节穿刺液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疾病。
鉴别诊断
1、脉痹
病位在血脉,脉痹在早期或病程中晚期,可出现四肢脉络灼热疼痛,或有皮下结节和条索状物、按之则痛的特点;热痹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或痛不可触,屈伸不利,伴有身热、汗出,口渴为特征。
2、行痹
主要特点为痛处游走不定,行痹热象不突出,同时可见怕风怕冷,或肢体肿胀且阴雨天加重等症状。
3、三痹
主要表现为多关节游走性肿痛,三痹与气候变化有关,常反复发作。
4、尪痹
常为手足小关节患病,尪痹关节常有畸形及屈伸不利等表现。
5、痛风
多发生于中老年,痛风常有家族史,多有酗酒、偏食肥腻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多发生在趾、跖、踝等处。
1、风热痹阻证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可见红斑,疼痛不可触碰,遇热症状加重,得冷有所缓解,关节屈伸不利;伴有汗出、怕风、发热、口渴、口唇干燥;舌红苔黄、脉浮数。
2、湿热痹阻证
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肿胀,疼痛、沉重,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或见硬结、红斑;伴有发热、口渴不想喝水、烦躁不安、周身沉重、小便色黄混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证
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红肿热痛,但局部怕冷,得暖有所缓解,或自觉发热但触摸皮肤不热,筋脉拘急,肢体关节屈伸不
感受了湿热之气之后,引起全身关节疼痛的病症,这样的病症是属于湿热痹阻的病症,而用来治疗这样的病症的湿热痹阻丸,是属于在治疗湿热之症的名方的基础上加上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进行组方,对湿热痹阻的病症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这样的病症得需要连续的服用药物四周以上。
头疼怕冷这一症状,常常让人纠结不已,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中了风寒感冒的招,还是风热感冒的“毒”。🤔其实,通过分析这两种感冒的特点,我们可以找到答案。💨风寒感冒:当身体受到外界寒邪侵袭,寒气入侵体内,导致毛孔闭塞,体内热量无法散发,就会出现头疼怕冷的症状。🥶同时,风寒感冒还常伴有流清鼻涕、打喷嚏、喉咙痒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则是由于体内热量过高,加上外界热邪的侵袭,导致身体出现发热、喉咙痛、流黄鼻涕、口渴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