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痹
热痹的治疗

治疗原则

热痹的中医治疗原则以清热为主。临证时可结合其他治则合用。常用治法有清热疏风、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寒热并用、清热通络、行瘀化痰等。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热痹阻证

(1)若局部肿胀严重,可加用防已、苡仁。

(2)若游走性疼痛严重,可加用威灵仙、海风藤。

(3)若四肢发热有红斑,可加用忍冬藤、桑枝。

2、湿热痹阻证

(1)若湿浊严重的患者,可加用苍术、萆薢。

(2)若疼痛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姜黄、海桐皮。

(3)若局部热重,可加用生石膏、知母、忍冬藤。

(4)若肢体肌肤有斑的患者,可加用赤芍、丹皮。

3、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证

(1)若关节、四肢肌肉疼痛剧烈的患者,可加用醋元胡、赤白芍。

(2)若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较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土鳖虫、露蜂房。

4、热毒证

若增强解毒通络功效,可加用防已、忍冬藤、桑枝、苍术。

5、痰瘀热阻证

(1)若痰瘀不散,疼痛剧烈,可加用炮山甲、乌蛇、蜈蚣、土鳖虫。

(2)若痰留关节,见皮下结节,可加用制胆星、白芥子。

(3)若痹久不愈,损伤正气,精神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可加用党参、黄芪。

药物治疗

1、风热痹阻证

(1)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2)常用中药:秦艽、生石膏、当归、白芍、羌活、防风、黄芩、白芷、生地、茯苓、川芎、白术、知母、地龙、稀莶草、甘草。

(3)中成药:豨桐片、湿热痹冲剂、野木瓜片。

2、湿热痹阻证

(1)方药:宣痹汤。

(2)常用中药:木防已、杏仁、滑石、制半夏、晚蚕砂、苡仁、连翘、赤小豆、栀子。

(3)中成药:湿热痹冲剂、二妙丸、当归拈痛丸。

3、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证

(1)方药:痛风汤加减。

(2)常用中药:龙胆草、炒苍术、黄柏、忍冬藤、生石膏、胆南星、桂枝、当归、川芎、红花、防风、防己、神曲、威灵仙。

(3)中成药:防风通圣丸、健步丸、滋肾丸。

4、热毒证

(1)方药:清瘟败毒饮。

(2)常用中药: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桂枝、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丹皮、生甘草。

5、痰瘀热阻证

(1)方药:身痛逐瘀汤合双合散加减。

(2)常用中药:桃仁、当归、五灵脂、制香附、秦艽、羌活、制没药、制半夏、牛膝、地龙、土茯苓、忍冬藤、川芎、陈皮、黄柏、甘草、茯苓。

(3)中成药:大活络丸。

其他治疗

1、针刺疗法

(1)体针

肩部可取肩髃、肩贞、巨骨、曲池等穴。肘臂部可取曲池、外关、阳溪、腕骨等穴。髀部可取秩边、环跳、居髎、阳陵泉等穴。膝部可取犊鼻、粱丘、血海、阳陵泉、曲泉等穴。踝部可取昆仑、太溪、照海、悬钟、解溪等穴。手指、足趾可取八邪、八风等穴。若伴有全身发热、口干的患者:可取大椎、陶道、照海、外关等穴。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的病症,多用泻法;急性发作期每日1次,宜针不宜炙。

(2)耳针

可取神门、三焦、肾上腺、皮质下等穴,并配合相应部位,进行针刺治疗。

2、熏洗法

(1)可用忍冬藤、桑枝、红花、乳香、没药、海桐皮、黄柏等中药,加水若干,水煎30分钟,熏洗关节病变局部,每日1-2次。

(2)可用鲜马齿苋、鱼腥草、苍术等中药,煎汤洗患处,之后用金黄膏、紫金锭轮换敷患处,每日1-2次。

3、药敷法

可用鲜紫花地丁、蒲公英、芒硝等中药,加水煎成药液,用小毛巾浸透热敷患处。

疾病相关 更多»
头疼怕冷的真相: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头疼怕冷这一症状,常常让人纠结不已,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中了风寒感冒的招,还是风热感冒的“毒”。🤔其实,通过分析这两种感冒的特点,我们可以找到答案。💨风寒感冒:当身体受到外界寒邪侵袭,寒气入侵体内,导致毛孔闭塞,体内热量无法散发,就会出现头疼怕冷的症状。🥶同时,风寒感冒还常伴有流清鼻涕、打喷嚏、喉咙痒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则是由于体内热量过高,加上外界热邪的侵袭,导致身体出现发热、喉咙痛、流黄鼻涕、口渴等症状

陈柳丹 主治医师
骨蒸潮热什么意思?听听中医怎么说

🌟骨蒸潮热是中医术语,指患者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伴有自觉热从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多为低热,午后或夜间更为明显,并常伴有盗汗等症状。🔥💤那么,🌈骨蒸潮热什么意思?骨蒸潮热🔥其实是中医里的一种描述,患者会感觉全身发热,仿佛骨头都被蒸煮一样。在中医理论中,这与阴虚火旺有关。想象一下,体内阴液不足,就像水库的水少了,无法制约阳气这团火,于是火势就相对偏亢,产生了虚热。这股虚热在午后或夜间尤其明显,患者会感觉热浪从骨头里透发出来,还伴随着盗汗、颧红、头晕眼花等症状

秦敏 主任中医师
稽留热的特点?快来一起学习

在医学的世界里,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而稽留热作为其中一种特殊的发热类型,有着它独特的表现呢。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说说稽留热的特点。🧐⚡️1、体温特点:稽留热的体温通常会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一般是在39℃-40℃以上。而且这种高温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波动幅度很小,一天之内体温的波动范围不超过1℃。就像是体温被定格在了这个高温区间一样,比如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等疾病引起稽留热时,体温就是这样顽固地保持在高位呢。⚡️2、发热时间规律:稽留热的发热过程比较有规律,一般持续数天或数周

李晖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