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痹
热痹的治疗

治疗原则

热痹的中医治疗原则以清热为主。临证时可结合其他治则合用。常用治法有清热疏风、清热利湿、清热解毒、寒热并用、清热通络、行瘀化痰等。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热痹阻证

(1)若局部肿胀严重,可加用防已、苡仁。

(2)若游走性疼痛严重,可加用威灵仙、海风藤。

(3)若四肢发热有红斑,可加用忍冬藤、桑枝。

2、湿热痹阻证

(1)若湿浊严重的患者,可加用苍术、萆薢。

(2)若疼痛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姜黄、海桐皮。

(3)若局部热重,可加用生石膏、知母、忍冬藤。

(4)若肢体肌肤有斑的患者,可加用赤芍、丹皮。

3、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证

(1)若关节、四肢肌肉疼痛剧烈的患者,可加用醋元胡、赤白芍。

(2)若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较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土鳖虫、露蜂房。

4、热毒证

若增强解毒通络功效,可加用防已、忍冬藤、桑枝、苍术。

5、痰瘀热阻证

(1)若痰瘀不散,疼痛剧烈,可加用炮山甲、乌蛇、蜈蚣、土鳖虫。

(2)若痰留关节,见皮下结节,可加用制胆星、白芥子。

(3)若痹久不愈,损伤正气,精神疲倦,乏力,面色苍白,可加用党参、黄芪。

药物治疗

1、风热痹阻证

(1)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2)常用中药:秦艽、生石膏、当归、白芍、羌活、防风、黄芩、白芷、生地、茯苓、川芎、白术、知母、地龙、稀莶草、甘草。

(3)中成药:豨桐片、湿热痹冲剂、野木瓜片。

2、湿热痹阻证

(1)方药:宣痹汤。

(2)常用中药:木防已、杏仁、滑石、制半夏、晚蚕砂、苡仁、连翘、赤小豆、栀子。

(3)中成药:湿热痹冲剂、二妙丸、当归拈痛丸。

3、寒热错杂,热重于寒证

(1)方药:痛风汤加减。

(2)常用中药:龙胆草、炒苍术、黄柏、忍冬藤、生石膏、胆南星、桂枝、当归、川芎、红花、防风、防己、神曲、威灵仙。

(3)中成药:防风通圣丸、健步丸、滋肾丸。

4、热毒证

(1)方药:清瘟败毒饮。

(2)常用中药:石膏、生地、水牛角、黄连、栀子、桂枝、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丹皮、生甘草。

5、痰瘀热阻证

(1)方药:身痛逐瘀汤合双合散加减。

(2)常用中药:桃仁、当归、五灵脂、制香附、秦艽、羌活、制没药、制半夏、牛膝、地龙、土茯苓、忍冬藤、川芎、陈皮、黄柏、甘草、茯苓。

(3)中成药:大活络丸。

其他治疗

1、针刺疗法

(1)体针

肩部可取肩髃、肩贞、巨骨、曲池等穴。肘臂部可取曲池、外关、阳溪、腕骨等穴。髀部可取秩边、环跳、居髎、阳陵泉等穴。膝部可取犊鼻、粱丘、血海、阳陵泉、曲泉等穴。踝部可取昆仑、太溪、照海、悬钟、解溪等穴。手指、足趾可取八邪、八风等穴。若伴有全身发热、口干的患者:可取大椎、陶道、照海、外关等穴。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主的病症,多用泻法;急性发作期每日1次,宜针不宜炙。

(2)耳针

可取神门、三焦、肾上腺、皮质下等穴,并配合相应部位,进行针刺治疗。

2、熏洗法

(1)可用忍冬藤、桑枝、红花、乳香、没药、海桐皮、黄柏等中药,加水若干,水煎30分钟,熏洗关节病变局部,每日1-2次。

(2)可用鲜马齿苋、鱼腥草、苍术等中药,煎汤洗患处,之后用金黄膏、紫金锭轮换敷患处,每日1-2次。

3、药敷法

可用鲜紫花地丁、蒲公英、芒硝等中药,加水煎成药液,用小毛巾浸透热敷患处。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该药物含有麻黄、苦杏仁、生石膏、金银花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和症状有明显区别。风寒感冒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而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咳嗽痰黄稠等症状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保和丸治胃寒还是胃热

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热相关病症,其功效以消食、导滞主,对胃热引起的食积停滞较为适用,而胃寒者一般不建议使用。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药组成,其中山楂消肉食积滞,神曲化酒食陈腐之积,半夏和胃降逆,配合连翘清热散结,整体药性偏凉,适用于饮食不节导致的胃热食积,常见症状如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口臭、大便酸臭或便秘等。胃寒者多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生冷后加重,此时若服用保和丸,其寒凉药性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因此,用药需辨证区分胃热与胃寒,对症使用才能起效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感冒灵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感冒灵颗粒既非专治风寒感冒,也非专治风热感冒,而是适用于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化热阶段,需根据具体症状判断是否适用。感冒灵颗粒是中西药结合的复方制剂,其成分设计决定了其适用范围。从中医理论看,其含有的野菊花、金盏银盘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更偏向于治疗风热感冒;而西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则主要针对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进行缓解,不区分风寒或风热。因此,感冒灵颗粒更适用于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如发热重、咽痛、流黄鼻涕等

黄汉超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