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中

什么是热中?

  • 发病部位:中医脏腑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中医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热中?

热中属中医学科中表内热的一种病证名,又称为 “火热内生”。出自《素问·脉要精微论》。为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见到手足心发烫、两颧潮红、口干目涩等症状。多显于人过度劳累、大量失血、饮食失宜等情况下。

脾胃湿热中药方子有哪些 更多»
{{videoCurrentTime}}/{{videoDuration}}

脾胃湿热的特效中药方,我给朋友们推荐温胆汤。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它的组成有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他的治疗的原文是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幼稚经济。药物的温良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这个方子主方比较简单,性质比较平和,通过灵活的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已经远远超出元芳记载的政治范围,原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方子当中的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和胃,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枳实下气导致消气积除痞,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整个方子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住热清热而不住湿,治疗脾胃湿热症颇为对证。

相关解析
赵曙光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太和县人民医院

天热中暑怎么办

高温环境中持续工作或运动,患者大量出汗后,出现口渴、乏力、头晕、胸闷、心悸等先兆中暑症状。要及时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喝些淡盐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补充体内水和电解质。也可服用霍香正气水,或人丹等中药。如果出现循环功能障碍的,要去医院补液治疗。如果是重症中暑的患者,要送医院给予吸氧、降温、补液及对症综合治疗。

观看语音
张艳凯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 开封市中心医院

夏天天气太热中暑了怎么办

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和抗热药物,还可以喝凉水,绿豆汤等进行散热,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可以把一条浸在冷水的毛巾放在脸上,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但是要少量给补,水多了会造成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夏季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走,外出时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观看问答
相关医生 更多»
李梅

李梅 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中医内科

擅长: 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擅长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是脑血管疾病,面瘫,头痛,失眠...

相关医院 更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0771-12580-6(预约...

地址:广西南宁市双拥路6号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电话:025-83106666(总机...

地址:本院:南京市中山路321号;北院:南京市中山北路53号;江北院区:南京市江北新区浦珠中路359号

浙江医院
浙江医院

电话:0571-87987373转5...

地址:杭州市灵隐路12号(总院);杭州市三墩街241号(分院);三墩院区:杭州市古墩路1229号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电话:0830-8889120(查号...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太平街25号(忠山院区);泸州市江阳区康城路二段8号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电话:0571-87065701(总...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浣纱路261号

相关药品 更多»
化滞柔肝颗粒
化滞柔肝颗粒

清热利湿、化浊解毒、祛瘀柔肝。用于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湿热中阻证,症见肝区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减退,舌苔黄腻。

相关文章 更多»
热中暑后呕吐心跳120怎么办
热中暑后呕吐心跳120怎么办

当人体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可能会发生热中暑。热中暑是一种严重...

热中药的时候锅烧干了对药物有什么影响
热中药的时候锅烧干了对药物有什么影响

如果在热中药的时候锅烧干了,可能会对药物产生以下影响:1.药...

上热中温下冷怎么回事?快来了解原因
上热中温下冷怎么回事?快来了解原因

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常常会听到“上热中温下冷”这样的表述。很多...

肛门灼热中成药
肛门灼热中成药

肛门灼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使用以下几种中成药进行治疗:1...

疾病相关 更多»
风湿热中医如何治

风湿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心脏、皮肤等组织。中医治疗风湿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2.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相应的穴位,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风池等。3.推拿治疗:通过手法按摩、揉捏、推擦等,以缓解肌肉紧张、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康梦如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