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增多

什么是单核细胞增多?

  • 发病部位:血液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血液病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肝脾肿大、瘀斑
  • 注意事项:
什么是单核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是指单核细胞绝对数在成人>500/μl,在儿童>750/μl。其增多原因有:感染和寄生虫病,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立克次体病。恶性病变,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其他血液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胶原血管疾病,如风湿性心内膜炎。慢性消化道炎症。

单核细胞增多症严重吗 更多»

患者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否严重跟引起这种情看的原因有一定关系,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患者及时进行常规治疗后,感染病情被控制住,那么单核细胞就能恢复到正常,这种病情就不严重。患者如果是白血病导致的单核细胞增多,病情就比较严重,要及时对症治疗。白血病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病情治疗方案不一样,所以患者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单核细胞增多症是怎么引起的

1、患者的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是由EBV病毒感染的,它属于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一般是通过接吻这种途径来传播的,但与他人共用饮水的杯子,分享食物或者咳嗽也可以传染,这是一种急性的自限性疾病。

2、患者平时会有发热、咽喉炎、食欲减退、疲倦、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

相关解析
潘琳莉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单核细胞增多症后遗症

单核细胞是人体内一种比较重要的细胞,它是白细胞的一种。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主要见于血液内科,传染科等科室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ebv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它可以见于儿童,也可以见于成人。临床上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发热,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后遗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系统损害,比如间质性肺炎;第二、可能会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比如周围神经病变,脑膜炎等等。

观看语音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怎么办

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患者病情进展的程度较为严重。首先我们应该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如果患者有发烧的症状,首先我们应该采取退烧治疗,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

观看问答
相关医生 更多»
李歆

李歆 副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中医科

擅长: 胃炎,消化性溃疡,呕吐,呃逆,厌食,便秘,泄泻,黄疸,胃肠动力障碍,过敏性紫癜,...

相关医院 更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电话:043185612222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71号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电话:021-63240090(本部...

地址:北部上海市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南部上海市新松江路650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总机:0571-872361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79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电话:022-23909999(总机...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电话:0451-86662962(总...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246号

相关药品 更多»
盐酸四环素片
盐酸四环素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盐酸四环素片
盐酸四环素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盐酸四环素片
盐酸四环素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盐酸四环素片
盐酸四环素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盐酸四环素片
盐酸四环素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盐酸四环素片
盐酸四环素片

1.本品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本品呈现敏感时,方有指征选用该类药物。本品亦不宜用于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任何类型的葡萄球菌感染。3.本品可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的破伤风、气性坏疽、雅司、梅毒、淋病和钩端螺旋体病以及放线菌属、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的患者。

相关文章 更多»
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
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什么

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疾病,也被称为单核细胞白细胞增多症。它是...

单核细胞增多症出院后咳嗽
单核细胞增多症出院后咳嗽

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在出院后出现咳嗽,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症有哪些
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症有哪些

以下是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一些常见并发症:1、感染:单核细胞增多...

单核细胞增多症复发的原因
单核细胞增多症复发的原因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单核细胞增多症复发的因素:1.免疫系统问题...

单核细胞增多的原因
单核细胞增多的原因

单核细胞是体积最大的白细胞,也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它是机体...

疾病相关 更多»
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的饮食

红细胞分布宽度,即RDW是一项用于评估红细胞大小差异的指标。通常情况下,RDW偏低可能意味着红细胞大小较为均匀,这在某些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有关。如果RDW偏低,饮食方面可以考虑以下几点:1.摄入富含铁的食物: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缺铁可能导致贫血和RDW偏低。建议多吃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禽肉、鱼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2.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它们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和RDW偏低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