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手足心热,怕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男子阳萎、遗精的临床特点,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即可诊断。诊断必须具备特异症状和两项可见症状加典型舌脉。但诊断时一般需要与肾阳虚和肾阴虚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具有起病缓、病程长的特点,多有年高体虚,久病,房劳过度及慢性病史。
2、临床表现
(1)特异症状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怕冷。
(2)可见症状
身体乏力,失眠多梦,口咽干燥,喜热饮,小便清长或尿少,下肢浮肿,男子阳痿、遗精、不育、女子月经失调、带下、不孕。
3、舌脉
舌胖质稍红,舌根苔白,脉细弱,尺部尤为明显。
鉴别诊断
1、肾阳虚与肾阴阳两虚
肾阳虚与肾阴阳两虚在病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肾阳虚证的进一步发展,阳损及阴,导致肾阴阳两虚证;亦可由肾阴虚证迁延失治,阴损及阳,演变成阴阳两虚之证。阳虚则怕冷;阴虚则手足心热,口干而喜饮;肾司二便,真元虚弱故小便清长或小便后点滴不尽,男子阳痿,遗滑,女子不孕;尺脉属肾,肾虚则尺脉沉细。单纯肾阳虚证病情较肾阴阳两虚证为轻,临床以怕冷,面色淡白无华,腰膝酸软冷痛,水肿,小便清长等一派阳衰阴盛为主要表现。以此可资鉴别。
2、肾阴虚与肾阴阳两虚
肾阴虚多由房事不节,或热病后期,耗伤肾阴,或久病及肾所致;肾阴阳两虚证病机可由肾阴虚证迁延而成,病情较单纯肾阴虚证为重。从临床表现看,前者以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口干咽燥,腰膝酸软,遗精,舌红,脉细数等一派阴虚火旺为主要表现;后者则兼有怕冷,下肢浮肿,阳痿,女子带下清冷等表现。两者有轻重、深浅的区别。
肾阴阳两虚指肾阴虚和肾阳虚同时存在,阴阳相互不协调,不能相互滋生所致。治疗应该以阴阳双补,或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有所偏重,分主次来施治。阳虚偏重的主要有怕冷腰膝部位疼痛寒冷,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小便不顺畅或失禁遗尿,男子性功能下降,遗精,阳痿,女子不孕等症状。如果阴虚偏重者主要有失眠多梦,头晕或耳鸣,听力下降,口干咽燥,心胸烦热,手足掌心发热,晚上出汗,大便干结等症状。如果阴虚重于阳虚或者是阴虚导致阳虚的话,先补阴。反之,如果是阳虚证重于阴虚或阳虚导致阴虚,就要先补阳。患者应该经过专业的中医医生辨证论治后,在其指导下用药,切勿盲目的服用补肾的药物。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