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证治疗应以平补阴阳为基本大法,注意温阳不伤阴液,滋阴不碍阳气的生发,药物选择以血肉有情的中药为主。在治疗具体病证时,当结合辨证结果而决定是以温阳为主,还是以滋阴为主。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达到阴阳互生,阴阳俱长,阴平阳秘。需要注意的是本证为肾病的后期表现,治疗一旦获效还应坚持治疗,不可半途而废。
药物治疗
1、癃闭
(1)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
(2)常用中药:附子、肉桂、桂枝、地黄、山药、山茱萸、车前子、茯苓、泽泻。
2、阳痿、遗精
(1)方药:赞育丹加减。
(2)常用中药:巴戟天、肉桂、仙灵脾、韭菜子、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当归。
3、水肿
(1)方药:真武汤合知柏地黄丸。
(2)常用中药: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知母、黄柏。
4、关格
(1)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附子、桂枝。
5、虚劳
(1)方药:右归丸合左归丸.
(2)常用中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牛膝。
其他治疗
1、药物外治
麝香,蝼蛄,连须葱白,一起捣烂,外敷肚脐,用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适用于肾脏阴阳两虚所致的小便不通,浮肿。
2、针灸疗法
(1)针剌
取穴脾俞、肾俞、命门、三阴交、气海、关元,针刺用补法,留针10-15分钟,每日针刺1次。
(2)艾灸
取穴脾俞、肾俞、足三里、太溪、关元,采用艾条悬灸,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