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蕴脾
湿热蕴脾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以清热利湿为主要。常由外湿、内湿结合所致,治疗疾病处方立法时,应考虑脾虚与湿阻的主次,权衡轻重用药。

药物治疗

1、方药:甘露消毒丹或中满分消单加减。

2、常用中药:茵陈、滑石、黄芩、藿香、连翘、白蔻仁、木通、半夏、厚朴、菖蒲、陈皮、茯苓、泽泻。

3、中成药:三九胃泰颗粒、左金丸等。

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1、针刺少商、曲池、委中,或舌下青筋、黑筋处出血。治霍乱、绞肠痧等。

2、取中脘、内关、足三里穴,呕吐明显加合谷,腹泻严重加天枢,腹痛加公孙穴,用泻法,治霍乱。

疾病相关 更多»
脾虚先治肝还是先调脾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曾科学 主任医师
湿热带下什么意思

湿热带下是中医病症名,指因湿热之邪侵袭下焦,导致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色黄或黄绿、质黏稠、有臭味,常伴外阴瘙痒、小腹坠胀等症。中医认为,湿热带下多因脾虚运化失常生湿,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下注于肝经、任带二脉所致。其典型表现为带下量明显增多,色黄如脓或呈豆腐渣样、泡沫状,质地黏腻且有腥臭味,可伴有外阴灼热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苔黄腻等湿热征象。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止带止痒为原则,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易黄汤等,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调理

黄汉超 主任医师
人参归脾丸和归脾丸有什么区别

人参归脾丸和归脾丸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分、功效侧重和适用人群。1.成分差异:人参归脾丸含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等,人参补气作用更强,适合气血两虚较重的患者。归脾丸主要含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等,党参补气较温和,更适合轻中度心脾两虚者。2.功效侧重:人参归脾丸偏重补气养血,对气血不足、体虚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改善更明显。归脾丸侧重健脾养心,对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心悸健忘等心脾两虚症状效果更佳。3.适用人群:人参归脾丸适合气血双亏、术后体弱或长期疲劳者。归脾丸比较适合思虑过度、睡眠差、脾胃功能较弱的人群

曾科学 主任医师
脾氨肽口服液真能提高免疫力吗

脾氨肽口服液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确实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它通过精细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应答等机制,为机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脾氨肽口服液的核心成分是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的混合物,这些珍贵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关键免疫细胞,激活它们的活力,显著提升其对抗病原体的能力。同时,它还能促进B淋巴细胞积极产生抗体,进一步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在整体上全面提升机体的免疫防御水平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