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峰 主治医师
心血管内科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气虚,是指心脏功能减弱,表现为心慌、心跳快、心悸、胸闷气短,并且活动以后加重,部分人群伴有出汗,如果不注意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心阳虚,表现为心慌和气喘加重,而且微寒肢冷、胸痛、憋气、脸色发白等。这类患者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可以用一些中成药来进行调理,比如生脉饮、参松养心,或者是可以采取食疗来进行辅助治疗。同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麦冬、茯苓、小枣、莲子、百合、竹叶等都能起到安心养神的作用。
中医内科 锦州市中心医院
患者出现心气虚后,主要会出现身体疲劳乏力、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缺乏、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等症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后,患者的抵抗能力也会下降,很容易出现感冒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桂圆、百合、山药等食物来进行补充,另外也可以吃墨鱼,最主要的是要保持好心情,有益于身心健康。
性滞中气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其中“性滞”通常指的是身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某些生理功能出现阻滞或不畅的现象。这种阻滞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导致气机郁滞,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中气虚”则是指脾胃等中焦脏腑的气虚状态。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气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身体各脏腑得不到充分的滋养,从而出现一系列虚弱症状。中气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