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
血证的病因

1、中医学认为,血证是因火热之邪损伤血管,导致血液不能正常行走在血管之中;或气虚不能正常统摄血液,以致瘀血阻滞,血液不在血脉中流动,而溢出体外。主要的原因包括感受外邪、情志过极、久病、饮食不节或不洁净、劳倦过度。

2、血证在现代医学中指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某些系统疾病(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1、中医

(1)感受外邪:感受六淫(寒、暑、燥、湿、风、火),邪气进入体内逐渐转化为热邪,并逐渐到达血脉之中,加快血液流动,并迫使血液流出血脉。

(2)情志过极:情绪激动或抑郁导致肝气郁堵,气郁化火,火热邪气进入血液,引起血热,加快血液流动,迫使血液流出血脉。

(3)久病:慢性疾病不断损耗人体正常气血,日久导致人体素质下降,脾胃吸收能力降低,气血得不到充足补充,日久脾胃极度虚弱,脾统帅血功能及肝藏血功能减弱,导致血液流出血脉。

(4)饮食不节或不洁净: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干净或过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不断损害脾胃功能,日久导致胃热或脾胃虚弱,胃热传入血液引起血热,加快血液流动,并迫使血液流出血脉;脾胃虚弱导致脾统帅血功能减弱,血液流出血脉。

(5)劳倦过度:劳倦过度可伤及心、脾、肾,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可加快血液流动,迫使血液流出血脉。

2、现代医学

(1)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肿瘤等引起的咳血。

(2)消化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门静脉高压症、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克罗恩病等引起的吐血、便血。

(3)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脏肿瘤、肾结核等,可引起尿血。

(4)血液系统疾病:如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引起皮肤、黏膜以及内脏出血。

相关解析
孟岩 主任医师

消化科 锦州市中心医院

血证便血原因是什么?

便血一般是由肛裂和痔疮引起的。而肛裂或者是痔疮都是由上火导致的。这两种原因是最常见的,当然还有消化道出血而导致的。便血患者应该避免上火和保持大便通畅柔软,这是很重要的。多喝水,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要吃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要排便定时定点。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胃溃疡出血引起贫血证

胃溃疡出血是胃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当胃溃疡侵蚀到胃壁血管时,可能会导致出血。长期或大量的出血可能会引起贫血,这是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如果失血过多,身体就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从而导致贫血。贫血的症状包括疲劳、乏力、气短、心悸、头晕、头痛、皮肤苍白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贫血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治疗胃溃疡出血引起的贫血,首先要治疗胃溃疡本身,以控制出血。这可能包括使用药物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方霖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