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的鼻塞、鼻出血、头痛等),以及CT、MRI、鼻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排除致命性中线肉芽肿等疑似疾病。
鉴别诊断
1、致命性中线肉芽肿
局部病变需与致命性中线肉芽肿鉴别。致命性中线肉芽肿进展慢,有溃疡、骨与软组织破坏,其全身症状多见,包括发热、盗汗、消瘦,本病一般不会出现。通过临床表现、病理检查通常可以鉴别两病。
2、鼻腔内翻乳头状瘤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与HPV感染有关,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鼻腔顶部或侧壁,常为单侧发生,周围骨质多为外压性改变。
3、上颌窦癌
多发生于50岁以上年龄,病变多发生于单侧,鼻塞症状不明显,多数病例在就诊时已有明显的骨质破坏,而鼻腔淋巴瘤累及上颌窦骨质破坏相对较轻。
4、鼻息肉
肿块多为水肿型,常引起梨状孔膨大变形,一般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可分为外周T、B、NK/T细胞淋巴瘤3种亚型。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淋巴瘤是否会影响终身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部分惰性淋巴瘤患者可能终身病情稳定,而侵袭性淋巴瘤若不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生长缓慢,早期患者若无症状且肿瘤负荷低,可暂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部分人可能长期带瘤生存甚至终身病情无进展。但侵袭性淋巴瘤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进展,危及生命。此外,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