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表皮样癌
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断

黏液表皮样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而难以做出临床诊断,易发生误诊,病理学检查是黏液表皮样癌诊断的关键,仅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坏死性涎腺化生、囊腺瘤、囊腺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透明细胞性肿瘤、腺鳞癌等口腔肿瘤。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多见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于小唾液腺时多见于腭腺,其次为磨牙后腺。

(2)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腮腺,病史较长,缓慢增大,临床表现与多形性腺瘤相似。很少发生转移。

(3)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少见,多见于腮腺,病史短,发展快,临床表现与其他高度恶性肿瘤一样,可早期出现疼痛、面瘫等;发生于下颌下腺者可出现舌肌萎缩、伸舌偏斜等神经受损症状。淋巴转移率较高,可发生血行转移。

(4)腭部或磨牙后区小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位于黏膜下,黏膜下可呈淡蓝色,易误诊为黏液囊肿。

2、辅助检查

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可选择B超、CT、MRI检查。术前可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一般不做术前切取活体组织检查,必要时可在术中做冷冻切片检查。发生在舌下腺及腭、颊、磨牙后区等部位的黏液表皮样癌,尤其是体积较大者,常需切取活检。

鉴别诊断

1、坏死性涎腺化生

罕见情况下,坏死性涎腺化生可类似于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但前者可保持其正常小叶的结构,细胞巢周缘光滑,缺少低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瘤中典型的囊腔结构,并且无中间细胞,两者可予以鉴别。

2、囊腺瘤和囊腺癌

囊腺瘤和囊腺癌中,与黏液表皮样癌相比较,囊腔之间间质较少,腺上皮下方没有一至多层的中间细胞,有一些乳头状结构,少见黏液细胞,无黏液表皮样癌中典型的鳞状细胞,根据病理两者可予以鉴别。

3、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的角化较黏液表皮样癌多,而且不含胞质内有黏液的黏液细胞。而高度恶性黏液表皮样癌含少量黏液的细胞。

4、皮脂腺癌

皮脂腺癌一般不含细胞内黏液,无中间细胞、杯状细胞,根据病理两者可予以鉴别。

5、透明细胞性肿瘤

透明细胞性肿瘤细胞呈片状排列,可伴有显著的玻璃样间质,与黏液表皮样癌所不同的是无杯状黏液细胞、中间细胞,根据病理两者可予以鉴别。

6、腺鳞癌

与腺鳞癌的鉴别诊断主要在于小延腺中,腺鳞癌中鳞状细胞和腺腔这两种不同的成分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黏液表皮样癌中,通常鳞状细胞、黏液细胞在同一个细胞巢中混杂存在,根据病理两者可予以鉴别。

黏液表皮样癌的类型

基于组织学分级可分为低度恶性、高度恶性两类。

1、低度恶性

黏液细胞多占50%以上,表皮样细胞分化良好,中间细胞不多,无核异形,有丝分裂极少或没有。肿瘤边缘呈宽大的,推进式边缘,很少呈浸润性生长。

2、高度恶性

一般黏液细胞不足10%,肿瘤主要为中间细胞或表皮样细胞形成的实质性团片。瘤细胞间变明显,可见核异形及较多的有丝分裂相。肿瘤边缘常见条索状、巢状肿瘤上皮呈浸润性生长,超过临床可见的肿瘤边界。

疾病相关 更多»
前列腺抗原78是癌吗

前列腺抗原78ng/mL不一定是癌症,可能由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因素导致,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前列腺抗原是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正常值通常低于4ng/mL。当前列腺抗原显著升高时,确实需要高度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男性。但前列腺抗原升高并非癌症的特异性指标,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前列腺抗原水平大幅上升。例如,急性前列腺炎可能使前列腺抗原短期内急剧升高,而前列腺增生则可能因腺体体积增大导致前列腺抗原轻度至中度升高

杨文涛 主任医师
车前子与癌前病毒关系

车前子与癌前病毒无直接关联,其核心功效为利尿通淋、清热化痰、明目止泻,主要通过调节体内湿热环境、改善代谢功能间接辅助预防肿瘤发生,但无法直接抑制或清除癌前病毒。车前子性寒,归肝、肾、膀胱经,其利尿作用可促进体内湿热毒素排出,减少痰湿淤积,从而降低因湿热内蕴导致的细胞异常增生风险。例如,动物实验显示车前子提取物对小鼠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肠道蠕动、稀释致癌物浓度、缩短肠道接触时间有关

曾科学 主任医师
核心抗体高多少才算癌

核心抗体数值升高并不能直接判定为癌症,其高值与癌症无直接对应关系,需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分为IgM和IgG两种类型。IgM提示近期急性感染,IgG则反映既往感染或慢性感染状态。例如,乙肝核心抗体定量9.44PEIU/ml虽显著升高,但仅表明曾感染或现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非癌症。肝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需依赖甲胎蛋白升高、影像学异常及病理活检等证据

涂鸣汉 副主任医师
腺样体肥大70%吃药能缩小

腺样体肥大堵塞70%时,吃药能否缩小需结合患者症状和药物反应综合判断,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缩小腺样体,但若症状严重或药物无效则需手术干预。腺样体肥大堵塞70%意味着腺样体已占据后鼻孔的大部分空间,可能引发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反复中耳炎或鼻窦炎等症状。对于症状较轻或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案

杨海弟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