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腹胀、腹痛、腹水、腹部包块),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组织病理学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结核性腹膜炎、胰岛素瘤、肝硬化腹水、腹腔转移性肿瘤、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等疾病。
鉴别诊断
1、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大多在40岁以下,常有发热、盗汗、血沉增快等结核中毒症状,50%腹部有“揉面感”。腹水多为淡黄色,有时为血性,比重1.016~1.020,细胞学涂片可见白细胞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抗酸染色5%~10%可找到结核菌,腹水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40%,抗结核治疗有效。
2、胰岛素瘤
因发作性抽搐、昏迷易误诊为低血糖昏迷、胰岛素瘤。恶性间皮瘤引起的低血糖昏迷可能是由于肿瘤长到一定程度后,在代谢过程中消耗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所引起,也可能与此肿瘤合成一种类胰岛素样多肽有关。
3、肝硬化腹水
本瘤缓慢发生的腹痛、腹水和消化道功能紊乱与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相似,如患者既往有肝炎病史时,则极易误诊为肝硬化腹水。
4、腹腔转移性肿瘤
腹腔原发性肿瘤甚少见,首先应注意除外来自消化道、乳腺、肺、卵巢等的转移性肿瘤。术前CT和X线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术时仔细探查,除外隐蔽的原发灶。
5、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EPSPC)
该肿瘤原发于腹膜表面,双侧卵巢正常大小或仅有表面微小浸润,组织学形态酷似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术前误诊率几乎达100%。鉴别EPSPC、卵巢癌或间皮瘤,必须经过开腹探查和病理检查,再结合美国妇科肿瘤学组(GOG)的EPSPC诊断标准作出最后诊断。
主要是进行手术切除,手术后还要结合放疗和化疗,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还要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来缓解症状,还可以搭配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形成健康规律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少一个卵巢不一定会导致快速衰老,是否加速衰老取决于剩余卵巢功能、个体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若剩余卵巢功能正常且健康管理得当,衰老速度通常与常人无异;若卵巢功能受损或长期忽视健康管理,则可能因激素失衡、代谢异常等因素间接加速衰老进程。卵巢是女性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等关键激素的核心器官,这些激素对维持皮肤弹性、骨骼密度、心血管健康及生殖功能至关重要。切除一个卵巢后,剩余卵巢会通过代偿性增生(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增多)增强分泌功能,理论上可维持激素水平稳定
癌胚抗原是一种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也可作为细胞膜结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