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切除病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是假性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具体的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选择。暂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可给予环磷酰胺、泼尼松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
对非手术者,主张采用环磷酰胺和泼尼松联合治疗,也有单用糖皮质激素而奏效的报道。
手术治疗
1、肺楔形切除
适用于仅侵犯肺部表面的瘤体,可避免破坏其他正常肺组织。
2、肺段或肺叶切除
(1)肺段切除术适用于位于肺内且较大的瘤体;
(2)肺叶切除术适用于侵占整个肺叶的瘤体。
3、全肺切除
已侵入主支气管或巨大的瘤体,可进行全肺切除,并需借助人工肺才可存活。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肺气肿肺大泡是指肺部出现的两种病理改变。肺气肿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而肺大泡则是由于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形成的含气囊腔。在影像学检查中,肺气肿通常表现为肺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变细,而肺大泡则表现为肺内出现的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晰。肺气肿和肺大泡的形成多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