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详细而完整的病史、细致的体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由于睾丸淋巴瘤常侵犯神经系统、对侧睾丸、皮肤等组织,体格检查要特别注意神经系统、皮肤、韦氏环及对侧睾丸的情况。睾丸淋巴瘤临床诊断首选超声检查,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本病需要与精原细胞瘤、胚胎癌、睾丸炎相鉴别。
鉴别诊断
1、精原细胞瘤
临床症状均可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超声表现为睾丸内低回声肿块,肿块内血流信号丰富,可伴有腹股沟区及腹膜后淋巴结长大。PTL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者;精原细胞瘤好发于中青年,年龄多30-40岁之间。PTL可累及双侧睾丸,精原细胞瘤很少累及双侧睾丸。超声图像上PTL较精原细胞瘤回声更低,部分病灶内可见线状强回声呈网格状分布或呈放射状排列,精原细胞瘤无此现象。睾丸淋巴瘤常累及附睾和精索,而精原细胞瘤病变常局限于睾丸白膜内,一般不累及附睾及精索。PTL血流信号更加丰富。由此可进行二者的鉴别。
2、胚胎癌
好发于青少年,肿瘤内部易出血、液化及钙化,胚胎癌的超声表现为实性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有边缘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团块样强回声伴声影,其内部血流丰富程度与肿瘤大小相关。而PTL好发于老年人,肿瘤内部无液化,血流丰富程度与肿瘤大小无关。由此可进行二者的鉴别。
3、睾丸炎
PTL为无痛性睾丸长大;而睾丸炎常有发热和睾丸疼痛的症状,常与腮腺炎并发。PTL的病变区其血管增粗,走行不规则;而睾丸炎的整个睾丸内血管明显增粗增多,走行及分布规则有序。PTL常伴发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睾丸炎一般不伴发。由此可进行二者的鉴别。
根据患者超声表现及病理结果分类:
1、弥漫性均质型
超声表现为均质筛网状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呈放射状分布,镜下无明显间质纤维增生。
2、弥漫性不均质型
超声表现为分叶状或地图状不均质低回声,血流信号丰富呈线状分布,镜下间质纤维不同程度增生形成纤维分隔。
3、局灶性结节型
超声表现为均匀低回声结节,血流信号不丰富,镜下间质纤维增生包绕瘤体。
患有睾丸淋巴瘤的患者会根据自身的睾丸淋巴瘤病情发展程度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消瘦,贫血等症状。具体的症状可能会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等因素而出现些许改变。因此建议患者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惑的话,最好去当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确诊。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