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的诊断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仅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很难进行诊断,本病需综合病毒学、免疫组织学、分子生物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

1、症状与体征

本病主要表现为胸腔、心包腔和腹膜腔的积液,无实性肿瘤包块,可伴有呼吸困难和腹胀等症状。

2、辅助检查

(1)免疫组织学检查

①阳性:CD45、淋巴细胞活化标记(CD30、CD38、CD71、HLA-DR)和浆细胞分化标记(CD138)。

②阴性:B细胞标记(包括膜表面和胞浆免疫球蛋白、CDl9、CD20、CD79a)T和细胞标记(CD3、CD4、CD8)。

(2)分子生物学检查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细胞可出现免疫球蛋白基因重组和体细胞高频突变,而无TCR、c-myc基因重排。基因表达图谱提示表型介于免疫母细胞和浆细胞之间。同时,可伴有12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异常。

(3)病毒学检查

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常为HHV-8阳性,部分可伴有EBV阳性。

(4)组织病理学检查

可观察到细胞形态较一致,细胞普遍较大,有一些呈多形性,从圆或卵圆形核的大细胞到具有不规则核和丰富胞浆的非常大的细胞。胸膜活检可见肿瘤细胞附着于胸膜表面,常埋于纤维素中,有时侵袭胸膜。

鉴别诊断

1、其他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淋巴瘤渗出

一些低度或高度恶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能合并淋巴瘤渗出,但典型的形态,细胞表型及HHV-8感染可以鉴别。

2、HIV阳性患者合并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具有浆细胞分化的患者偶尔也表现淋巴瘤渗出,这些病例形态上与本病重叠,但c-myc基因重排阳性而且没有HHV-8感染。

3、外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渗出

可以通过传统的免疫组化检测T细胞标记或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来鉴别。

4、T细胞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由于形态学相似可能与本病混淆,但免疫组化染色间变淋巴瘤激酶(ALK)以及TCR基因重排有助于鉴别。

5、脓胸导致的胸腺相关淋巴瘤

这种淋巴瘤更常见于日本,多发生于老年人,没有HIV感染高危因素。但常有肺结核病史或结核性胸膜炎导致脓胸。这些患者多表现B细胞标记,常有胸膜肿块,更重要的是EBV阳性但HHV-8阴性。

疾病相关 更多»
燕窝果是凉性还是热性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李红梅 主任医师
神经鞘瘤属于什么肿瘤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潘琪 主任医师
轴性近视如何控制治疗

轴性近视的控制治疗需结合光学矫正、行为干预、药物辅助及手术治疗,通过多维度措施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1.光学矫正:框架眼镜是最基础且常用的矫正方式,需定期验光并更换合适度数的镜片。角膜接触镜和角膜塑形镜则能更精准地贴合角膜,其中OK镜通过夜间佩戴塑形角膜,白天可暂时提高裸眼视力,同时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2.行为干预: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眺望20英尺外的物体

李建良 副主任医师
淋巴瘤有一辈子没事的吗

淋巴瘤是否会影响终身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部分惰性淋巴瘤患者可能终身病情稳定,而侵袭性淋巴瘤若不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生长缓慢,早期患者若无症状且肿瘤负荷低,可暂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部分人可能长期带瘤生存甚至终身病情无进展。但侵袭性淋巴瘤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进展,危及生命。此外,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

尤长宣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