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卵巢无性细胞瘤、上皮性卵巢癌等疾病。
诊断依据
根据手术病理分期(FIGO分期):
1、Ⅰ期
病变局限于卵巢或输卵管。
(1)ⅠA
肿瘤局限于单侧卵巢(包膜完整)或输卵管,卵巢和输卵管表面无肿瘤;腹腔积液或腹腔冲洗液未找到癌细胞。
(2)ⅠB
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包膜完整)或输卵管,卵巢和输卵管表面无肿瘤腹腔积液或腹腔冲洗液未找到癌细胞。
(3)ⅠC
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卵巢或输卵管,并伴有如下任何一项:
ⅠC1手术导致肿瘤破裂;ⅠC2手术前包膜已破裂或卵巢、输卵管表面有肿瘤;ⅠC3腹腔积液或腹腔冲洗液发现癌细胞。
2、Ⅱ期
肿瘤累及单侧或双侧卵巢并有盆腔内扩散(在骨盆入口平面以下)或原发性腹膜癌。
(1)ⅡA
肿瘤蔓延或种植到子宫和(或)输卵管和(或)卵巢。
(2)ⅡB
肿瘤蔓延至其他盆腔内组织。
3、Ⅲ期
肿瘤累及单侧或双侧卵巢、输卵管或原发性腹膜癌,伴有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的盆腔外膜转移或证实存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1)ⅢA
①ⅢA1:仅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
②ⅢA1(i):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10mm。
③ⅢA1(ii):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10mm。
④ⅢA2:显微镜下盆腔外腹膜受累,伴或不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ⅢB
肉眼盆腔外腹膜转移,病灶最大直径≤2m,伴或不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3)ⅢC
肉眼盆腔外腹膜转移,病灶最大直径>2cm,伴或不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包括肿瘤蔓延至肝包膜和脾,但未转移到脏器实质)。
4、Ⅳ期
超出腹腔外的远处转移。
(1)ⅣA
胸腔积液细胞学阳性。
(2)ⅣB
腹膜外器官实质转移(包括肝实质转移和腹股沟淋巴结和腹腔外淋巴结转移)。
鉴别诊断
1、卵巢无性细胞瘤
也属于卵巢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但多数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升高。该病超声上多表现为实性,内部回声相对均匀,包膜一般完整。
2、上皮性卵巢癌
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常有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多伴有血清癌抗原125显著增高,而AFP水平正常。超声提示为囊实性包块,大多数有明显乳头状突起,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3、颗粒细胞肿瘤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常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无AFP升高,但雌激素水平增高,超声的声像图表现以囊实混合性多见,囊壁较厚,分隔较多,分隔厚薄不一致,部分可呈蜂窝样改变。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没有卵黄囊不一定就是空囊,需结合孕周、孕囊大小及后续检查综合判断。若月经周期规律且孕6周后仍未观察到卵黄囊,或孕囊平均直径超过阈值(经腹部超声≥2.5cm、经阴道超声≥2cm)仍无卵黄囊及胚胎结构,则可能提示胚胎停育,发展为空囊;若因月经周期不规律、排卵延迟导致孕囊实际孕周偏小,或超声检查时间过早,可能仅因发育未达阶段而未显示卵黄囊,需通过复查动态观察。卵黄囊是胚胎发育早期的关键结构,通常在孕5-6周通过超声可见,其存在可确认宫内妊娠并提示胚胎开始发育
卵巢癌肿瘤标记一般是指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