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黏液性肿瘤
卵巢黏液性肿瘤的诊断

依靠临床表现无法确诊,医生会结合病史和体征,辅以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诊,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卵巢瘤样病变、子宫肌瘤、输卵管卵巢囊肿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症状和体征

腹痛、腹胀、腹部扪及肿块、尿频、尿急、腹水,以及消瘦等。

2、病史

(1)家族史:患者的直系女性亲属曾患过黏液性癌。

(2)个人史:患者具有年龄超过30岁、不孕症、未生育或35岁以后生育、肥胖体型、抽烟、应用过促排卵药物以及处于焦虑状态等特征。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良性肿瘤表现为无血管或血管稀疏;恶性肿瘤表现为血管丰富、血流显示率高、分布紊乱,阻力低,有实性成分。

(2)CT:良性肿瘤表现为轮廓清晰,囊壁光滑,多呈囊性或均匀实性,增强后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恶性肿瘤表现为分叶状、轮廓不清、囊壁厚薄不一,呈囊实性,可见乳头,增强后有强化。

(3)MRI:良性肿瘤表现为轮廓光整,边界清楚,大部分信号均匀;恶性肿瘤表现为轮廓不规则,信号不均匀,大部分病变范围广泛,对周围组织有浸润。

4、肿瘤标志物

良性肿瘤常为阴性或低值;恶性肿瘤常为阳性或高值,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5、病理检查

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

(1)黏液性囊腺瘤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内充满胶冻样黏液,囊内很少有乳头生长。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黏液柱状上皮;可见杯状细胞及嗜银细胞。

(2)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切面常为多房或海绵状,囊壁增厚,可有细小、质软乳头形成。镜下见胃肠型细胞复层排列,细胞有异型,可形成绒毛状或纤细丝状乳头。

(3)黏液性癌切面多房或实性,可有出血、坏死。镜下见异型黏液性上皮排列成腺管状或乳头状,出现融合性或毁损性间质浸润。

鉴别诊断

1、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卵巢瘤样病变: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最常见。多为单侧,壁薄,直径≤8cm。观察或口服避孕药2~3个月,可自行消失;若肿块持续增大,卵巢黏液性肿瘤可能性较大。

(2)输卵管卵巢囊肿:为炎性积液,常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两侧附件区有不规则条形囊性包块,边界较清,活动受限。

(3)子宫肌瘤:浆膜下肌瘤或肌瘤囊性变,容易与卵巢黏液性肿瘤混淆。肌瘤常为多发性,与子宫相连,检查时随宫体及宫颈移动。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

(4)腹腔积液:腹腔积液常有肝、心脏、肾病史,平卧时腹部两侧突出如蛙腹,叩诊腹部中间鼓音,腹部两侧浊音,移动性浊音阳性。而巨大卵巢黏液性肿瘤平卧时腹部中间隆起,叩诊浊音,腹部两侧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2、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粘连性肿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结节,有时与恶性肿瘤相混淆。但前者常有进行性痛经、月经改变。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有助于鉴别。

(2)结核性腹膜炎:因合并腹腔积液和盆腹腔内粘连性块物而与恶性肿瘤相混淆,但结核性腹膜炎常有肺结核史,多发生于年轻、不孕妇女,伴月经稀少或闭经、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肿块位置较高,叩诊时鼓音和浊音分界不清。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鉴别,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查取活检确诊。

(3)生殖道以外的肿瘤:包括腹膜后肿瘤、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等。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卵巢黏液性肿瘤的类型

基于组织学分类。

1、黏液性囊腺瘤

良性肿瘤,发生率较高,占卵巢黏液性肿瘤的80%,多发生在单侧,双侧很少。

2、黏液性交界性肿瘤

交界性肿瘤,几乎均为单侧,瘤体较大,通常直径大于10cm,表面光滑。

3、黏液性癌

属于恶性肿瘤,双侧较多,外观光滑、圆形或分叶状,常有多房。

疾病相关 更多»
铁树叶能治肿瘤吗有效果吗

铁树叶一般不能用于治疗肿瘤,也没有治疗的效果。其所谓的抗癌效果也缺乏科学依据和临床试验的验证。在医学领域,对于肿瘤的治疗需要依靠科学、规范的方法,而不是盲目相信一些未经证实的传统疗法或偏方。铁树叶是一种植物,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铁树叶并没有经过科学验证的抗肿瘤作用。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科学依据的过程,通常需要依赖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现代医学手段。这些治疗方法都是经过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具有明确疗效和安全性的。相比之下,铁树叶缺乏相关的科学研究支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尤长宣 主任医师
卵巢囊肿6.3cm突然消失是怎么回事

卵巢囊肿6.3cm突然消失,通常与生理性囊肿的自然消退、检查误差或囊肿破裂等因素有关。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卵巢健康。1.生理性囊肿的自然消退:卵巢囊肿中有一部分是生理性的,如黄体囊肿、滤泡囊肿等。这些囊肿通常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和消失。对于6.3cm的卵巢囊肿,如果它是生理性的,那么在月经周期结束后,它有可能会自然消退。2.检查误差: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巢囊肿的常用方法,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江燕萍 主任医师
传染性软疣是hpv吗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一般情况下,传染性软疣并不是人乳头瘤病毒,两者在感染途径、所致疾病、临床表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皮肤病,这种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与HPV病毒在分类上存在显著差异。人乳头瘤病毒主要引发的是生殖器疣、寻常疣、扁平疣等皮肤病变,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如宫颈癌、肛门癌等。而传染性软疣则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半球状的丘疹,表面呈蜡样光泽,中间呈脐窝状,可以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多见于儿童以及免疫力较差的人群

江燕萍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卵巢癌肿瘤标记
卵巢癌肿瘤标记

卵巢癌肿瘤标记一般是指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有很多,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