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阴道排液、腹痛、盆腔包块),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病理检查、腹腔镜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附件炎性肿块、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管腺癌等疾病。
鉴别诊断
1、附件炎性肿块
如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或盆腔包裹积液等疾病,都可以引起腹痛、腹胀、盆腔包块,有时可有脓性阴道分泌物,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囊性包块周围粘连、活动受限,很难与输卵管癌区分。附件炎性肿块可能伴有发热,但是原发性输卵管癌一般不发热,而且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年龄偏大、有异常阴道出血。可通过腹腔镜检查、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2、卵巢肿瘤
两者均可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腹胀、腹痛、腹腔积液、食欲减退、消瘦等表现,很容易混淆。输卵管癌有阴道排液,而卵巢肿瘤一般没有。而且输卵管癌出现典型症状相对较早,这与输卵管是一空腔器官并与子宫体呈连续性有关。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卵巢良性肿瘤一般可活动,而输卵管癌肿块多固定,卵巢恶性肿瘤则呈实质性,表面不平整,可伴有腹水者,辅以超声、CT、MRI等检查有助于鉴别,但术前二者确实难以鉴别。
3、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多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可因有阴道排液而与输卵管癌相混淆。通过诊刮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
4、宫颈管腺癌
可有阴道出血、阴道排液、腹痛等表现,易与原发性输卵管癌混淆,可以通过颈管搔刮术进行鉴别。
前列腺抗原78ng/mL不一定是癌症,可能由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因素导致,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前列腺抗原是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正常值通常低于4ng/mL。当前列腺抗原显著升高时,确实需要高度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男性。但前列腺抗原升高并非癌症的特异性指标,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前列腺抗原水平大幅上升。例如,急性前列腺炎可能使前列腺抗原短期内急剧升高,而前列腺增生则可能因腺体体积增大导致前列腺抗原轻度至中度升高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