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级预防(疫苗)
阴道癌与高危型HPV尤其是16亚型持续感染有关。HPV疫苗作为宫颈癌一级预防措施,已证实可减少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
2、二级预防(筛查)
(1)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筛查
①良性疾病患者尚无证据支持常规筛查阴道癌。
②多次宫颈切除术后持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患者,切除子宫后推荐长期随访,阴道残端行细胞学检查。
③有阴道癌筛查指征患者中HPV+细胞学联合筛查更准确。
(2)暴露在己烯雌酚下的女性出现月经或者接近14岁时,应该检查整个阴道和宫颈并行触诊及pap抹片检查。
3、三级预防(癌前病变的处理)
对于阴道癌前病变需个体化治疗。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尤其是高危HPV阴性,可仅观察随访,定期细胞学检查+阴道镜。HSIL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消融、手术切除以及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包括咪喹莫特、氟尿嘧啶(5-FU)。治疗方案的制定应基于病灶数量和位置,浸润癌变的可疑程度,可用的治疗手段,治疗费用及医师技能。多数HSIL患者需要两种或以上治疗手段控制疾病。因为单一治疗手段复发率高,推荐长期密切随访。随访类似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推荐HPV和细胞学联合筛查。相关疫苗
阴道癌与高危型HPV尤其是16亚型持续感染有关。HPV疫苗作为宫颈癌一级预防措施,已证实可减少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针对HPV16和18型的二价疫苗及针对HPV6、11、16和18型的四价疫苗适用于9~26岁女性,针对HPV6、11、16、18、31、33、45、52和58型的九价疫苗适用于9~45岁的女性和男性。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阴道囊肿通常不会自己消失,多数需通过医学干预处理,仅极少数因生理性原因短暂存在的小囊肿可能自行缓解,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阴道囊肿的形成多与组织结构异常或慢性刺激有关:常见类型包括中肾管囊肿、包涵性囊肿或巴氏腺囊肿。这些囊肿的囊壁由上皮细胞构成,会持续分泌液体,导致囊肿逐渐增大或维持现状,且阴道环境潮湿、易受摩擦,可能加重局部炎症或感染,进一步阻碍囊肿吸收。发现阴道囊肿后,建议先观察囊肿大小、位置及是否伴随症状。若囊肿较小、无症状,可暂不处理,但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