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肿块的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皮肤疾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免疫组化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多形性脂肪瘤在诊断时需要与脂肪肉瘤进行鉴别,可通过临床表现、病理检查、遗传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1、多形性脂肪瘤好发于颈后、背部和肩部皮下,脂肪肉瘤好发于深部体腔。
2、多形性脂肪瘤中含有特征性的小花样多核性细胞,无多形性脂肪母细胞,脂肪肉瘤中也可有小花样细胞,但可有多形性脂肪母细胞。
3、多形性脂肪瘤显示16q或13q丢失,脂肪肉瘤纤维为超额环状染色体和巨标记染色体。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母乳通常在产后2-3周开始消耗母体脂肪储备。不过,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后初期,母亲身体会优先利用孕期储存的糖原等能量物质来产生乳汁。随着产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一般在产后2-3周,身体的激素水平逐渐稳定,新陈代谢也趋于正常。此时,如果母亲摄入的能量不足以满足乳汁分泌的需求,身体就会开始动员脂肪储备来提供能量。频繁哺乳会加速脂肪动员,因为婴儿每吸吮一次可刺激母体分泌催乳素和催产素,促进乳腺细胞分解脂肪供能。每日哺乳8-12次的母亲,脂肪消耗速度明显快于哺乳次数较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