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皮肤萎缩的症状分表皮的萎缩、真皮的萎缩和皮下的萎缩。第一个是表皮萎缩。如果仅是表皮的萎缩,并不容易看出来,很多人表现为皮肤屏障受损,比如轻微的刺激就会出现敏感。这种萎缩往往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叫老年性的萎缩,或者是用了一些激素药膏之后,也会引起萎缩。第二个是真皮的萎缩。真皮的萎缩表现为突然皮肤上的血管特别明显、特别清楚,以前不是特别明显的血管,现在看的比较清楚,然后皮肤凹下去一块,这是真皮的萎缩。第三个是皮下萎缩,也就是皮肤凹下去,但是血管又不是特别的明显,这就是皮下脂肪的萎缩。
皮肤性病科 淮北市人民医院
皮肤萎缩往往找不到很明确的病因,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该病主要见于20到30岁的青年人。皮损刚开始是圆形或者卵圆形的水肿性的红斑,一到两周内会出现青灰色的轻度的萎缩斑,边界清楚,表面有微略的凹陷,可以见到浅表的血管。皮损好发在背部和四肢的近端,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一般没有疼痛或瘙痒的自觉症状。在早期可以服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同时外用维生素E软膏或者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软膏,地塞米松擦剂等等。
皮肤萎缩可能是因为外用皮质激素引起的,它是因为真皮弹力纤维断裂导致的。涂抹药物上要避免用含皮质激素的,最好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萎缩的情况。一般的药膏效果不好,平时要补充维生素C,因为它不仅能美白,还能让皮肤光滑,外出时要避免紫外线照射。
胆囊萎缩并没有绝对“缩小到多小即算严重”的固定数值标准,但当胆囊长径小于3厘米、前后径小于1厘米,或胆囊几乎完全失去正常形态、仅剩薄层纤维组织时,通常提示病情较严重,需高度重视。胆囊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浓缩胆汁,正常成人胆囊长径约7-10厘米,前后径约3-4厘米。当胆囊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长期刺激发生萎缩时,其储存和浓缩胆汁的能力会显著下降,影响消化功能。若萎缩至上述范围,往往意味着胆囊已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且可能伴随胆囊壁增厚、钙化,甚至存在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