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神经肌病
癌性神经肌病的诊断

癌性神经肌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但是均无明显特异性,与其他神经肌肉系统的营养、代谢障碍及中毒损害相似,临床诊断重在鉴别。

诊断依据

1、诊断步骤

(1)排除其他病因所导致的神经损伤综合征,如血管病变、感染、结缔组织疾病、药物副作用、中毒和代谢性疾病等。

(2)寻找隐源的恶性肿瘤。

(3)结合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和临床随访作出PNS诊断。

2、2004年Graus诊断标准

(1)具有典型综合征的体征,在其后5年内发生肿瘤,可确诊。

(2)具有非典型综合征的体征,对肿瘤进行非免疫治疗后明显改善,而不是自发缓解,可确诊。

(3)具有典型或非典型综合征的体征,特异性神经元抗体阳性,但未发现肿瘤,可确诊。

(4)具有非典型综合征的体征,非特异性神经元抗体阳性,在5年内发生肿瘤,可确诊。

鉴别诊断

1、末梢神经炎

癌性神经肌病变应与各种原因所致的末梢神经炎相鉴别,包括使用抗癌药物所致末梢神经病变。其他原因引起的末梢神经炎常伴有特殊病史,例如糖尿病、酗酒、中毒、感染等,针对其病因治疗,症状可得到缓解。抗癌药物引起的末梢神经病变,可在疗程间期得到好转,化疗后加重,而癌性神经肌病在化疗后,由于肿瘤得到控制而缓解。

2、重症肌无力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可见到主动运动后肌力暂时性增加,且一般先发于骨骼肌;重症肌无力的症状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且一般先见到眼睑下垂、吞咽困难,之后进展到骨骼肌。

3、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单纯多发性肌炎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症状缓解,预后较好。癌性多发性肌炎伴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在之后可发现恶性肿瘤,抗癌治疗后症状自然得到缓解。

癌性神经肌病的类型

基于2004年Graus分类法,根据受累部位分类:

1、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1)典型综合征:脑脊髓炎、边缘叶脑炎、副肿瘤性小脑变性。

(2)非典型综合征:脑干脑炎、脊髓炎或坏死性脊髓病、运动神经元病。

2、周围神经系统受累

(1)典型综合征:副肿瘤性斜视眼阵挛-肌阵挛、急性感觉运动神经病、慢性假性肠梗阻。

(2)非典型综合征:视神经炎、僵人综合征、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变、亚急性及慢性感觉运动神经病、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臂丛神经炎、自主神经病、神经及肌肉血管炎、异常蛋白血症神经病。

3、

疾病相关 更多»
糖尿病用药有什么方法减轻副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糖水平。然而,一些糖尿病药物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低血糖、体重增加、胃肠道不适等。以下是一些减轻糖尿病药物副作用的方法:-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控制血糖和减轻药物副作用非常重要。建议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过多的咖啡因。-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增强身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减少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药物调整:如果副作用较为严重,可以考虑调整药物的剂量或种类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便血、体重减轻等。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一般来说是综合性的,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药物治疗是控制和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抗炎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和改善症状。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则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剂量和周期需要个体化调整

方霖 主治医师
静止时头部轻微抖动是帕金森病吗

静止时头部轻微抖动不一定是帕金森病,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静止时头部轻微抖动的原因:1.生理性震颤:在某些情况下,如紧张、焦虑、疲劳、咖啡因摄入过多或某些药物的影响下,正常人也可能出现头部轻微抖动。这种抖动通常是暂时的,不会持续进展。2.特发性震颤: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手部、头部或身体其他部位的不自主震颤。特发性震颤通常在静止时出现,活动时减轻,且具有家族遗传性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怎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生活方式改变-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腹部压力,加重尿失禁症状。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正常体重。-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碳酸饮料和辛辣食物,这些可能刺激膀胱。-定时排尿:养成规律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2.物理治疗-电刺激治疗: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增强其收缩能力。-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帮助患者了解和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缩

罗勇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