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状血管瘤
丛状血管瘤的诊断

根据病史、皮损表现、血常规、凝血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诊断,一般会排除卡波西(Kaposi)肉瘤、婴儿血管瘤、化脓性肉芽肿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1)曾诊断为丛状血管瘤并行手术治疗者需考虑丛状血管瘤复发。

(2)具有丛状血管瘤家族史。

(3)具有可能导致血管畸形的妊娠、肝移植史等。

(4)皮损部位有过创伤或感染等。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不均匀粉红色至红色斑疹,边界不清,质韧或硬,表面可有丘疹,皮下可触及结节,部分皮损表面毛发增多,可伴疼痛与触痛,增长缓慢,通常大小为2cm~5cm。可伴有Kasabach-Merritt现象即临床表现为血管瘤迅速增大并向周围扩散、质硬有触痛、皮损处温度升高、皮损颜色变暗、局部有瘀斑等症状。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常无特异性,常用来作为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若本病伴有Kasabach-Merritt现象,可见血常规血小板降低,通常低至20×109/L;凝血六项检查纤维蛋白原降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或D-二聚体增高;核磁共振检查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

(2)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肿瘤边界不清,真皮和皮下组织内有多个散在分布的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外皮细胞组成的毛细血管小叶,小叶内增生的细胞呈同心旋涡状排列,低倍镜下呈“炮弹样”分布,小叶之间为真皮胶原和皮下组织构成,可见纤维化。增大的内皮细胞排列较为紧密,使毛细血管辨认较困难,可突入血管腔而使管腔呈裂隙状、半月形或阻塞血管腔;免疫组化检查:可见CD31(+)、CD34(+)、FⅧRAg(+)、VEGF(+)、vimentin(+)、SMA(+)、CD61(+)、D2-40(+)、GLUT-1(-)。

鉴别诊断

1、卡波西(Kaposi)肉瘤

又名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临床分为4型,分别是经典型、非洲型、同种异质移植型和艾滋病相关型。主要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斑块、结节等。丛状血管瘤需要与其在组织病理上的血管瘤性损害进行鉴别,卡波西肉瘤的血管瘤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由成纤维细胞围绕的血管腔,间质常见红细胞溢出、含铁血黄素沉积和梭形细胞呈条索状交织排列。而丛状血管瘤主要表现为真皮和皮下组织内有多个散在分布的由血管内皮细胞和外皮细胞组成的毛细血管小叶,小叶内增生的细胞呈同心旋涡状排列,低倍镜下呈“炮弹样”分布,小叶之间为真皮胶原和皮下组织构成,可见纤维化。增大的内皮细胞排列较为紧密,使毛细血管辨认较困难,可突入血管腔而使管腔呈裂隙状、半月形或阻塞血管腔。

2、婴儿血管瘤

多发生于出生1个月内的婴儿,早期表现为淡红色斑点,后迅速增大成大的红斑或肿块,突出皮面。丛状血管瘤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与之鉴别,在组织病理学中,婴儿血管瘤前期生长更为迅速,不断向周围扩展;在免疫组化检查中,婴儿血管瘤可见D2-40(-)、GLUT-1(+),而丛状血管瘤D2-40(+)、GLUT-1(-)。

3、化脓性肉芽肿

又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于外伤后发生,早期表现为鲜红或棕红色丘疹,后增大形成结节,一般直径为5mm~10mm,质软,易出血。丛状血管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不均匀粉红色至红色斑疹,边界不清,质韧或硬,表面可有丘疹,皮下可触及结节,一般直径为2cm~5cm。两者还可以通过组织病理学进行鉴别。

疾病相关 更多»
检查翼状胬肉的方法有哪些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它是由于眼表面的结膜组织增生并向角膜表面延伸形成的。翼状胬肉通常是由于长期暴露于风沙、烟尘、紫外线等刺激因素下引起的。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老年人和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更容易患上。翼状胬肉会逐渐生长并覆盖角膜,影响视力。以下是翼状胬肉的检查方法:1.眼部检查:医生会使用放大镜或裂隙灯显微镜来检查眼睛。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翼状胬肉的大小、形状、位置和颜色等特征,还可以评估角膜的透明度和损伤程度。2.视力检查:医生会进行视力检查,以确定翼状胬肉是否影响视力

孙川 副主任医师
豹纹状眼底什么意思

豹纹状眼底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结构特征。它指的是在某些动物的眼睛中,视网膜后面存在一层特殊的反光组织,使得眼睛在暗处或低光环境下看起来像是反射着光线,呈现出类似豹纹的图案。这种反光组织被称为脉络膜层,是眼睛的血管层,富含黑色素和血管,起到营养和保护眼球的作用。在脉络膜层的后面,有一层称为毯状光感受器的组织,由大量的反光细胞组成。这些反光细胞能够反射光线,使得进入眼睛的光线再次被利用,从而提高了动物在低光环境下的视力和敏感度

孙川 副主任医师
黑色素瘤传染吗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黑色素瘤会传染。黑色素瘤是一种皮肤恶性肿瘤,如果没有引起转移,通常是不会通过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他人的。而且黑色素瘤主要是由于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引起的。黑色素瘤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它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多种基因变异和信号通路异常。如果患者在早期发现并进行了及时的治疗,通常预后较好。而且,黑色素瘤的治疗并不会让病人变得具有传染性,对周围人群的健康也没有危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黑色素瘤如果发展到晚期并导致转移,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张江林 主任医师
高血压吃什么肉对血管有好处

高血压患者应选择富含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这些肉类对血管有一定好处。以下是一些推荐:1.鱼类:鱼类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EPA和DHA,这些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炎症反应和改善血液流动性。建议每周食用2-3次鱼类,如三文鱼、鳕鱼、金枪鱼等。2.去皮鸡肉:去皮鸡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脂肪含量较低。与其他肉类相比,去皮鸡肉中的脂肪更健康,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保护心血管健康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