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不均匀粉红色至红色斑疹,边界不清,质韧或硬,表面可有丘疹,皮下可触及结节,部分皮损表面毛发增多,可伴疼痛与触痛,增长缓慢,通常大小为2cm~5cm,好发于患者的颈部、肩部和躯干部。
伴随症状
可伴多毛、疼痛等症状。
并发症
1、Kaposi样血管内皮瘤
由于本病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中的表现与卡波西(Kaposi)肉瘤相似。目前认为丛状血管瘤是一种病情较轻的浅表型Kaposi样血管内皮瘤。因此,本病可发展为Kaposi样血管内皮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软组织局灶性浸润损害,常于皮下触及结节。
2、Kasabach-Merritt现象(KMP)
KMP比较罕见,一般发生于先天性丛状血管瘤患者中,是在丛状血管瘤的基础上伴发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而表现为血管瘤迅速增大并向周围扩散、质硬有触痛、皮损处温度升高、皮损颜色变暗、局部有瘀斑等症状的一种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往往因凝血功能紊乱、败血症,以及重要器官的损害而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达20%~30%。
神经鞘瘤手术的最坏结果主要包括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并发症、肿瘤残留或复发。1.神经功能损伤:手术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若影响面部神经,还可能出现面瘫等情况。2.严重并发症: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以及脑脊液漏,这些情况都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肿瘤残留或复发:如果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紧密,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残留的肿瘤组织可能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或进一步治疗
荨麻疹血管炎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它主要表现为类似荨麻疹的风团样皮疹,但这些皮疹持续时间比普通荨麻疹长,通常超过24小时,消退后还可能留下色素沉着,同时伴有瘙痒、疼痛或灼烧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关节痛、腹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这种疾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密切相关。当机体免疫系统紊乱时,产生的免疫复合物会沉积在皮肤小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引发血管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皮肤及其他器官出现病变。此外,感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也可能诱发荨麻疹血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