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不均匀粉红色至红色斑疹,边界不清,质韧或硬,表面可有丘疹,皮下可触及结节,部分皮损表面毛发增多,可伴疼痛与触痛,增长缓慢,通常大小为2cm~5cm,好发于患者的颈部、肩部和躯干部。
伴随症状
可伴多毛、疼痛等症状。
并发症
1、Kaposi样血管内皮瘤
由于本病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中的表现与卡波西(Kaposi)肉瘤相似。目前认为丛状血管瘤是一种病情较轻的浅表型Kaposi样血管内皮瘤。因此,本病可发展为Kaposi样血管内皮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软组织局灶性浸润损害,常于皮下触及结节。
2、Kasabach-Merritt现象(KMP)
KMP比较罕见,一般发生于先天性丛状血管瘤患者中,是在丛状血管瘤的基础上伴发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而表现为血管瘤迅速增大并向周围扩散、质硬有触痛、皮损处温度升高、皮损颜色变暗、局部有瘀斑等症状的一种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往往因凝血功能紊乱、败血症,以及重要器官的损害而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达20%~30%。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脉络丛囊肿9mm一般算大。通常脉络丛囊肿在正常胎儿中较小且可能自行消退,而9mm的囊肿尺寸相对较大,可能引发关注。脉络丛囊肿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多数情况下囊肿较小且不会对胎儿造成明显影响,甚至可能随着孕周增加而自行消退。然而,当囊肿尺寸达到9mm时,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某些异常情况。较大的囊肿有可能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影响胎儿的脑部发育,因此被视为相对较大的囊肿,需要引起医生和家长的重视。发现胎儿脉络丛囊肿9mm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