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较少见,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金标准,结合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的检查等,一般可以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慢性白血病、脾良性肿瘤、腹膜后肿瘤等疾病。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症状:出现腹胀、饭后饱满感,伴有倦怠、乏力、贫血和消瘦。

(2)体征:腹部可触及肿块。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3、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可发现脾影增大及局部压迫征象。

(2)B超、CT提示脾内密度不均匀、低回声的病变。

4、病理检查

可明确脾脏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1、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侵及脾脏虽然也可见脾大,但慢性白血病多可见白细胞大量增多,多发感染,而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外周血白细胞多减少,两者主要可通过血常规、病理检查鉴别。

2、脾良性肿瘤

脾囊肿或脾脏其他的良性肿瘤也可见脾脏占位,但为良性病变,一般无任何症状,病情发展缓慢。而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发展快,可见发热、贫血等症状,病理检查可对二者予以鉴别。

3、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也可见腹部肿块,但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时脾脏往往不增大,因此两者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淋巴结穿刺活检等手段可以鉴别。

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类型

根据起源组织不同分类:

1、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指原发于脾脏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脾脏常常增大,其增大程度与病程有关。根据病理组织的不同又可分为弥漫增大型、粟粒结节型及结节型。

2、脾血管肉瘤

脾血管肉瘤是从脾窦内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罕见,几乎不能术前明确诊断。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瘤组织内出现髓外造血是脾血管肉瘤的特点。脾血管肉瘤多表现为巨脾症,脾脏组织大部分或部分被瘤组织破坏,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出血性肉瘤结节,瘤体呈灰白色,质细腻。

3、脾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脾原发

疾病相关 更多»
神经鞘瘤属于什么肿瘤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潘琪 主任医师
肋骨肿瘤一般长在哪里

肋骨肿瘤一般多发生于肋骨体部,也就是肋骨中间较长的部分,不过也可能出现在肋骨的任何部位,比如靠近胸骨的肋软骨连接处或肋骨末端。其生长位置与肋骨的解剖结构、血供特点以及局部组织特性有关,不同性质的肿瘤在肋骨上的分布可能略有差异。肋骨体部是肋骨的主要承重和支撑区域,血供相对丰富,且骨组织代谢活跃,这些特点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肋骨体部表面积较大,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基因突变的影响概率更高,因此更容易发生肿瘤性病变

陈镇秋 主任医师
肿瘤会自行消失吗

肿瘤一般不会自行消失。肿瘤是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多数情况下具有持续生长的特性,不会自行消退。肿瘤的形成涉及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导致细胞失去正常调控而异常增殖。这种异常增殖的细胞通常不会自行停止生长或消退,反而可能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甚至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虽然极少数情况下,某些良性肿瘤可能因局部炎症反应或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而暂时缩小或消失,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不能作为普遍规律。发现肿瘤后,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

尤长宣 主任医师
ca199高多少才是肿瘤

CA199升高程度与肿瘤无绝对对应关系,不能仅通过数值高低诊断肿瘤,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动态监测综合判断。CA199的正常参考值通常<37U/mL,部分医院检测标准可能略有差异。轻度升高可见于胰腺炎、胆囊炎、肝炎等良性疾病;明显升高或持续进行性升高时,需警惕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可能,但确诊需依赖CT、MRI、病理活检等。此外,CA199在胃癌、肺癌等肿瘤中也可能升高,而某些良性疾病或个体差异也可能导致指标波动,因此单一数值升高不能作为肿瘤诊断依据

尤长宣 主任医师
相关手术 更多»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