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瘤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瘤的治疗

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采用手术切除肿瘤,避免发生转移。对于无症状、肿瘤负荷较小、疾病较稳定者,定期复查;对有症状的无法切除、肿瘤负荷重、明显疾病进展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1、对无症状、肿瘤负荷较小、疾病较稳定的无法切除者,每3-12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直到疾病明显进展时开始治疗。

2、本病常引起糖尿病,故需监控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将其控制在理想范围,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

药物治疗

1、苹果酸舒尼替尼

靶向治疗常用药物,对晚期和进展期PNET有效,可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毒副反应包括疲劳和偶发心肌梗死等。

2、依维莫司

靶向治疗常用药物,是进展期、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NET患者的一线用药。毒副反应包括口腔炎和高血糖,偶可发生肺炎。

3、干扰素

治疗的增量效应较低、不良反应重、耐受性差,应用已越来越少。

手术治疗

1、肿瘤摘除术和酌情区域淋巴结清扫

即摘除肿瘤、清扫淋巴结。直径<2cm的表浅肿瘤行摘除术、酌情区域淋巴结清扫,或胰体尾切除、酌情区域淋巴结清扫和脾切除。

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即胰腺、十二指肠肿瘤部位进行切除。胰腺实质内、直径≥2cm或侵袭性肿瘤,位于胰头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胰体尾+脾切除术

即胰体部、尾部、脾进行切除。胰腺实质内、直径≥2cm或侵袭性肿瘤,位于胰体尾者行胰体尾+脾切除术。

4、整块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即胰整块进行切除。胰腺实质内、直径≥2cm或有恶性表现者,应整块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放化疗

化疗,即使用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扩增。常采用的化疗方案如下:

1、链脲菌素+多柔比星方案

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但毒性较大。且链脲菌素在中国尚未上市。

2、替莫唑胺与卡培他滨方案

转移性、进展期PNET可选用。

3、细胞毒性化疗药物

无法切除或转移性PNET可选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进展期PNET推荐使用链脲佐菌素。无法手术、进展期、高分化、肝转移者,可采用链脲霉素+氟尿嘧啶和(或)阿霉素方案。

4、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

对分化差的肿瘤有23%的反应率,分化好者的反应率为30%。可酌情选用。

其他治疗

1、介入治疗

PNET肝转移可行介入治疗,有效率≥50%。肝转移灶无法切除,尤其是无法继续通过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类癌综合征时,可用多柔比星或顺铂,症状改善率可达63%-100%,客观有效率为33%-80%。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肝功能异常,肝坏死和肝脓肿少见。

2、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进展期PNET可能有效,但需随机试验评价其相关受益和毒性。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时可作为一种选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为血液毒性和肾脏毒性。目前仅作为其他手段治疗失败后的选择。

疾病相关 更多»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是甲亢还是甲减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通常是甲减的表现,而非甲亢。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垂体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就会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试图刺激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此时TSH会偏高。而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对垂体产生负反馈抑制,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TSH会偏低

邓春颖 主任医师
胰岛素高和多囊卵巢有关系吗

胰岛素水平升高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系。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特征之一,约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当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胰腺会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会刺激卵巢分泌过量雄激素,进而抑制卵泡正常发育,形成多囊样改变。同时高胰岛素还会加重肥胖,形成恶性循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升高更为明显,但瘦型患者也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长期高胰岛素状态不仅影响生殖功能,还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风险

陈礼全 副主任医师
神经鞘瘤手术最坏结果

神经鞘瘤手术的最坏结果主要包括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并发症、肿瘤残留或复发。1.神经功能损伤:手术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若影响面部神经,还可能出现面瘫等情况。2.严重并发症: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以及脑脊液漏,这些情况都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肿瘤残留或复发:如果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紧密,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残留的肿瘤组织可能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或进一步治疗

潘琪 主任医师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是激素药吗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一般不是激素药,它属于治疗骨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作用机制与激素不同。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一般不是激素药,是因为其有效成分是氨基葡萄糖,它是人体关节软骨基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氨基葡萄糖能刺激软骨细胞产生有正常多聚体结构的蛋白多糖,提高软骨细胞的修复能力,抑制损伤软骨的酶如胶原酶和磷脂酶A2的活性,还可防止损伤细胞的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延缓骨关节疼痛的病理过程和疾病的进程,改善关节活动,缓解疼痛,并非通过激素的调节机制发挥作用

许树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