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采用手术切除肿瘤,避免发生转移。对于无症状、肿瘤负荷较小、疾病较稳定者,定期复查;对有症状的无法切除、肿瘤负荷重、明显疾病进展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1、对无症状、肿瘤负荷较小、疾病较稳定的无法切除者,每3-12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直到疾病明显进展时开始治疗。
2、本病常引起糖尿病,故需监控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将其控制在理想范围,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
药物治疗
1、苹果酸舒尼替尼
靶向治疗常用药物,对晚期和进展期PNET有效,可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毒副反应包括疲劳和偶发心肌梗死等。
2、依维莫司
靶向治疗常用药物,是进展期、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NET患者的一线用药。毒副反应包括口腔炎和高血糖,偶可发生肺炎。
3、干扰素
治疗的增量效应较低、不良反应重、耐受性差,应用已越来越少。
手术治疗
1、肿瘤摘除术和酌情区域淋巴结清扫
即摘除肿瘤、清扫淋巴结。直径<2cm的表浅肿瘤行摘除术、酌情区域淋巴结清扫,或胰体尾切除、酌情区域淋巴结清扫和脾切除。
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即胰腺、十二指肠肿瘤部位进行切除。胰腺实质内、直径≥2cm或侵袭性肿瘤,位于胰头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胰体尾+脾切除术
即胰体部、尾部、脾进行切除。胰腺实质内、直径≥2cm或侵袭性肿瘤,位于胰体尾者行胰体尾+脾切除术。
4、整块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即胰整块进行切除。胰腺实质内、直径≥2cm或有恶性表现者,应整块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放化疗
化疗,即使用化疗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扩增。常采用的化疗方案如下:
1、链脲菌素+多柔比星方案
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但毒性较大。且链脲菌素在中国尚未上市。
2、替莫唑胺与卡培他滨方案
转移性、进展期PNET可选用。
3、细胞毒性化疗药物
无法切除或转移性PNET可选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进展期PNET推荐使用链脲佐菌素。无法手术、进展期、高分化、肝转移者,可采用链脲霉素+氟尿嘧啶和(或)阿霉素方案。
4、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方案
对分化差的肿瘤有23%的反应率,分化好者的反应率为30%。可酌情选用。
其他治疗
1、介入治疗
PNET肝转移可行介入治疗,有效率≥50%。肝转移灶无法切除,尤其是无法继续通过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类癌综合征时,可用多柔比星或顺铂,症状改善率可达63%-100%,客观有效率为33%-80%。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肝功能异常,肝坏死和肝脓肿少见。
2、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进展期PNET可能有效,但需随机试验评价其相关受益和毒性。生长抑素受体显像阳性时可作为一种选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为血液毒性和肾脏毒性。目前仅作为其他手段治疗失败后的选择。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