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询患者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然后结合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胃镜、结肠镜及黏膜活检是胃肠癌诊断的关键。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肠阿米巴病、肠结核、阑尾病变、克罗恩病、痔、功能性便秘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胃癌
(1)浅表性胃炎:常有食欲减退、腹部胀满感,偶有恶心呕吐;通常在劳累受寒或饮食不当时发作;没有极度消瘦、疲乏等恶病质征象。胃镜和X线钡剂造影检查很容易与胃癌鉴别。
(2)消化性溃疡:指胃肠黏膜发生的炎性缺损,通常与胃酸分泌异常有关,病变可穿透黏膜肌层或到达更深层次。具体表现为反复或周期性发作的上腹痛,可能有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等的区别。胃镜及组织学活检可以鉴别二者。消化性溃疡在胃镜下可见圆形或类圆形溃疡,深而壁硬,或呈斜漏斗状,溃疡边缘常有增厚及充血水肿,溃疡基底光滑,常覆以灰白或灰黄色的纤维膜或纤维脓性膜。可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
(3)胃良性息肉:又称胃腺瘤,是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60~70岁多见,较小的腺瘤通常无明显症状,较大者可导致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恶心、偶见黑便。胃腺瘤应和早期隆起型胃癌相鉴别,胃镜活检可确诊。
(4)胃巨大皱襞症:多见于胃上部大小弯处,和浸润型胃癌相鉴别。X线检查显示胃黏膜呈环状或弯曲改变,而浸润型胃癌多为直线型增粗。此外,巨大皱襞症常伴发低蛋白血症,而浸润型胃癌可见恶病质。
2、结直肠癌
(1)阑尾炎:盲肠癌常有右下腹疼痛和肿块,且常发热,容易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结合病史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常可诊断。
(2)消化性溃疡、胆囊炎:右半结肠癌尤其是肝曲结肠、横结肠癌引发上腹不适或疼痛、发热、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右上腹肿块等,易误诊为溃疡病、胆囊炎,结合病史和X线检查常可诊断。
(3)痢疾:左半结肠或直肠癌常出现黏液血便或脓血便,大便频或腹泻,易误诊为结肠炎,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细致的体格检查鉴别。
(4)痔:内痔的症状是无痛性出血,可能是粪便带血,也可能是肛门滴血或线状流血。直肠癌患者也有便血,但就诊时常出现肛门直接刺激症状。两者鉴别通过肛门直肠指检或直肠镜检查。
(5)肛瘘:肛瘘通常先有肛周脓肿,以局部疼痛开始,脓肿破溃后形成瘘,症状缓解,无直肠癌或肛肠癌的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
1、胃癌
(1)基于组织病理学分类: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包括肠型和弥漫型;此外,还有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小细胞癌、未分化癌等。
(2)基于胃癌的进程分类
①早期胃癌:病灶局限且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不论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②进展期胃癌:病灶深度超过黏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胃癌;病灶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外者称晚期胃癌。
2、结直肠癌
(1)基于组织病理学分类
①腺癌: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又可以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其中管状腺癌和乳头状腺癌
脱落细胞学检查主要包括阴道(生殖道)脱落细胞学、乳房乳头溢液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