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肉瘤
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应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但最终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本病需与胃平滑肌瘤、胃癌、胃外肿物或脏器压迫相鉴别。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上腹不适、疼痛、呕吐。

(2)上消化道出血。

(3)肿瘤过大时可在上腹部触及包块。

2、辅助检查

(1)X线钡餐检查:胃内有边缘整齐的圆形充盈缺损,有时在充盈缺损中央有典型的“脐样”龛影,胃外型肿瘤表面黏膜呈半透明状,有时可见“脐样”溃疡。

(2)CT检查:胃腔内或向腔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肿瘤内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溃疡形成和钙化,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肿瘤还可直接向周围侵犯胰、结肠、脾等。

(3)B超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肿瘤液化坏死和囊性变,若肿瘤直径>5cm,内部回声出现片状强回声反射,则为恶性肿瘤的标志。

(4)胃镜检查:平滑肌肉瘤直径多>5cm,边界不甚清晰,呈结节状或不规则隆起,表面附正常黏膜或黏膜有糜烂,不平坦,隆起中央多伴有较大的溃疡,溃疡呈平皿状,边缘呈堤状隆起,皱襞中断,不活动,但表面黏膜常能推动。周边黏膜可呈结节状或颗粒状浸润表现,桥形皱襞常不明显,用活体组织检查钳触之较固定,质韧且硬。

(5)病理组织学检查:镜下肉瘤细胞大多不成巢,弥漫排列,与间质分界不清,细胞生长活跃,核分裂象多见,一般认为每10个高倍视野大于5个核分裂象应考虑肉瘤。

鉴别诊断

1、胃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鉴别比较困难,除肉瘤肿块较大(>5cm),可有出血坏死、周围浸润及转移外,主要取决于有丝分裂的程度,镜下每10个高倍视野见5个以上核分裂象,且瘤细胞有异型性,提示为平滑肌肉瘤。有时良恶性的组织像还可共存于同一个肿瘤内,因此需要多层切片以提高阳性率。

2、胃癌

特别是中晚期隆起型胃癌常需与胃平滑肌肉瘤相鉴别。胃癌一般范围较大,形态不规则,呈菜花样,黏膜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常有溃疡出血。胃镜活检多可鉴别二者。

3、胃外肿物或脏器压迫

胃外肿物压迫其隆起形态与大小多不恒定,边界多不清晰。向胃内充气后,可见隆起明显;抽出气体后,隆起则缩小或消失。表面黏膜完整,外观正常,用钳触之无黏膜下滚动感。超声内镜可清晰地显示肿物位于胃壁第5层以外。

胃平滑肌肉瘤的类型

胃平滑肌肉瘤按其生长部位分类:

1、胃内型

肉瘤增大,逐渐向胃腔内隆起,形成黏膜下肿瘤,一般为肿瘤广基无蒂(根基较广),呈球形、半球形或分叶状。

2、胃外型

肿瘤主要位于浆膜下,向胃腔外发展,并可侵犯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

3、胃壁型

肿瘤较小时多位于胃壁内,呈膨胀性生长,形成哑铃状肿块。

疾病相关 更多»
胃间质瘤是什么性质的瘤

胃间质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属于交界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可能发生于胃部以外的肠道部位,如小肠、结直肠等。胃间质瘤的形成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比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亚硝胺、多环芳烃等,可能导致胃黏膜细胞受损,进而引发肿瘤。再比如遗传性基因突变,如KIT基因、PDGFRA基因等异常,也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从而引发胃间质瘤。胃间质瘤的症状多样化,可能包括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出血、贫血、恶心和呕吐以及胃肠道梗阻等

尤长宣 主任医师
四肢肌肉疼痛警惕四种疾病

四肢肌肉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尤其是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四肢肌肉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尤其是感染性、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神经系统等疾病,需引起高度重视。1.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性肌炎等,病毒侵袭可导致全身肌肉酸痛,包括四肢。这类疾病通常伴有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肌肉组织,引发炎症和疼痛。这类疾病可能伴有肌无力、皮疹等表现,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胃结石6cm用手术吗

胃结石达到6cm时,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这是因为6cm的胃结石已经属于较大的范畴,难以通过药物或内镜等非手术方法有效排出或溶解。较大的胃结石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持续的损伤,引发胃肠道梗阻、溃疡、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对于6cm的胃结石,手术治疗通常是更为稳妥和有效的选择。在具体的手术方式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结石的位置、大小等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以及胃镜下碎石术等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