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肉瘤
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应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但最终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本病需与胃平滑肌瘤、胃癌、胃外肿物或脏器压迫相鉴别。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上腹不适、疼痛、呕吐。

(2)上消化道出血。

(3)肿瘤过大时可在上腹部触及包块。

2、辅助检查

(1)X线钡餐检查:胃内有边缘整齐的圆形充盈缺损,有时在充盈缺损中央有典型的“脐样”龛影,胃外型肿瘤表面黏膜呈半透明状,有时可见“脐样”溃疡。

(2)CT检查:胃腔内或向腔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肿瘤内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溃疡形成和钙化,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肿瘤还可直接向周围侵犯胰、结肠、脾等。

(3)B超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肿瘤液化坏死和囊性变,若肿瘤直径>5cm,内部回声出现片状强回声反射,则为恶性肿瘤的标志。

(4)胃镜检查:平滑肌肉瘤直径多>5cm,边界不甚清晰,呈结节状或不规则隆起,表面附正常黏膜或黏膜有糜烂,不平坦,隆起中央多伴有较大的溃疡,溃疡呈平皿状,边缘呈堤状隆起,皱襞中断,不活动,但表面黏膜常能推动。周边黏膜可呈结节状或颗粒状浸润表现,桥形皱襞常不明显,用活体组织检查钳触之较固定,质韧且硬。

(5)病理组织学检查:镜下肉瘤细胞大多不成巢,弥漫排列,与间质分界不清,细胞生长活跃,核分裂象多见,一般认为每10个高倍视野大于5个核分裂象应考虑肉瘤。

鉴别诊断

1、胃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的鉴别比较困难,除肉瘤肿块较大(>5cm),可有出血坏死、周围浸润及转移外,主要取决于有丝分裂的程度,镜下每10个高倍视野见5个以上核分裂象,且瘤细胞有异型性,提示为平滑肌肉瘤。有时良恶性的组织像还可共存于同一个肿瘤内,因此需要多层切片以提高阳性率。

2、胃癌

特别是中晚期隆起型胃癌常需与胃平滑肌肉瘤相鉴别。胃癌一般范围较大,形态不规则,呈菜花样,黏膜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常有溃疡出血。胃镜活检多可鉴别二者。

3、胃外肿物或脏器压迫

胃外肿物压迫其隆起形态与大小多不恒定,边界多不清晰。向胃内充气后,可见隆起明显;抽出气体后,隆起则缩小或消失。表面黏膜完整,外观正常,用钳触之无黏膜下滚动感。超声内镜可清晰地显示肿物位于胃壁第5层以外。

胃平滑肌肉瘤的类型

胃平滑肌肉瘤按其生长部位分类:

1、胃内型

肉瘤增大,逐渐向胃腔内隆起,形成黏膜下肿瘤,一般为肿瘤广基无蒂(根基较广),呈球形、半球形或分叶状。

2、胃外型

肿瘤主要位于浆膜下,向胃腔外发展,并可侵犯周围组织和邻近器官。

3、胃壁型

肿瘤较小时多位于胃壁内,呈膨胀性生长,形成哑铃状肿块。

疾病相关 更多»
口舌生疮是胃火还是肝火

口舌生疮病因复杂,胃火、肝火均可引发,还与心火炽盛、阴虚火旺等相关。胃火上炎常因过食辛辣,致口疮伴口臭便秘;肝火多由情志不畅引起,伴有急躁易怒;心火亢盛可见舌尖溃疡、心烦失眠;阴虚火旺者口疮易反复,伴口干咽燥。从中医理论分析,足阳明胃经环绕口唇,胃火循经上炎可致黏膜溃烂;足厥阴肝经气火上扰会波及口腔;心开窍于舌,心经有热引发舌尖溃疡。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或与维生素缺乏、免疫异常等有关。辨证需结合舌脉,如胃火者舌红苔黄腻,肝火者舌边红脉弦数。日常需清淡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黄志权 主任医师
保和丸治胃寒还是胃热

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热相关病症,其功效以消食、导滞主,对胃热引起的食积停滞较为适用,而胃寒者一般不建议使用。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药组成,其中山楂消肉食积滞,神曲化酒食陈腐之积,半夏和胃降逆,配合连翘清热散结,整体药性偏凉,适用于饮食不节导致的胃热食积,常见症状如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口臭、大便酸臭或便秘等。胃寒者多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生冷后加重,此时若服用保和丸,其寒凉药性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因此,用药需辨证区分胃热与胃寒,对症使用才能起效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胃萎缩c1是胃癌早期吗

胃萎缩C1一般不是胃癌早期。胃萎缩C1是指萎缩性胃炎C1,指胃黏膜发生萎缩性病变,且病变局限在胃窦部,未超过胃小弯的胃角部位。虽然其与胃癌存在一定关联,但本身并不等同于胃癌早期。从病理特征看,胃萎缩C1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但单纯的胃萎缩C1阶段,细胞形态和结构尚未发生典型的癌变改变。从发展过程来看,从萎缩性胃炎C1到胃癌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并非一定会发展成胃癌

龚瑾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