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平滑肌肉瘤
胃平滑肌肉瘤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手术治疗是根治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病发现时一般较大,但手术切除率较胃癌高,因此对于较大的肿瘤仍以根治性切除为治疗的首要目标。对于术后复发的病例,应尽可能手术切除,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急性期治疗

1、一般急救措施

(1)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血时吸入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活动性出血期间禁食。

(2)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观察呕血与黑粪、血便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与血尿素氮;必要时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对老年患者根据情况进行心电监护。

2、积极补充血容量

立即查血型和配血,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在配血过程中,可先输平衡液或葡萄糖盐水甚至胶体扩容剂。输血量以使血红蛋白达到70g/L左右为宜。

3、止血

(1)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具有止血作用。常用PPI(质子泵抑制剂)或H+受体拮抗剂,大出血时应选用前者,并应静脉途径给药。

(2)内镜治疗:内镜止血方法包括注射药物、电凝及使用止血夹等。

(3)介入治疗:内镜治疗不成功时,可通过血管介入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上消化道各供血动脉之间侧支循环丰富,选病变血管介入治疗,可减少组织坏死的危险。

(4)手术治疗:药物、内镜及介入治疗仍不能止血、持续出血将危及患者生命时,须及时进行手术。

一般治疗

1、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的食物。

2、放松心情,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忌烟酒。

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肿瘤仍以根治性切除为治疗的首要目标。一般认为此病多经血行转移,因此不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决定。

1、肿瘤小于5cm者,距离病变2cm行胃部分切除,邻近贲门或幽门者应行近端或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者,应行淋巴结清扫术。

2、肿瘤大于5cm者,应行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多发性病变或术后复发者,需行全胃切除术,对于有肿大淋巴结应一并切除。

3、如侵犯周围脏器(左肝、胰体尾、脾、横结肠等),应尽可能切除,防止术后肿瘤的复发。

4、对于术后复发的病例,应尽可能手术切除,以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最好在术中做病理切片检查以判断残端是否有瘤组织残留,从而降低局部复发率。胃平滑肌肉瘤对化疗不敏感,根治性手术患者无须辅助化疗。

相关解析
王祥 主任医师

肿瘤科 泰州市中医院

胃平滑肌肉瘤转移到肝怎么治

胃平滑肌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出现转移到肝脏的情况,说明病情已经进入中后期,在这个阶段大多是比较严重的,首先需要配合医生,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可以考虑先手术治疗,同时手术以后需要继续配合放化疗的方式来控制肿瘤转移,同时也需要对症治疗,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病人生存的时间。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胃咕噜咕噜响怎么回事

胃咕噜咕噜响在医学上称为肠鸣音,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由饥饿、饮食不当、胃肠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1.正常生理现象:肠道正常蠕动时会产生肠鸣音,一般每分钟4-5次,通常不明显,在安静状态下可能被感知。2.饥饿:饥饿时胃酸分泌增加,刺激胃肠蠕动加快,导致肠鸣音增强,发出咕噜声。3.饮食不当: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或进食过快吸入大量空气,会使肠道内气体增多,引发肠鸣音亢进。4.胃肠疾病: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会影响胃肠正常蠕动节律,使肠鸣音变得频繁响亮

布小玲 副主任医师
胃有灼热感是胃癌吗

胃有灼热感不一定是胃癌,其原因复杂,多数情况下由非癌性疾病引起,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或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生理现象、药物影响等,仅极少数严重情况可能与胃癌相关。一、胃灼热感更常见于非癌性疾病1、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原因,约70%的烧心由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表现为餐后1-2小时胸骨后灼热感,可能伴随反酸、嗳气,弯腰或平躺时加重。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炎症,但无恶性病变。2、胃炎或胃溃疡:胃黏膜炎症或溃疡会削弱胃的保护屏障,导致胃酸刺激病灶产生灼热感。胃溃疡的灼热感多有节律性

龚瑾 主任医师
胃的功能和作用

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具有储存食物、初步消化食物、分泌消化液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对维持机体营养吸收和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胃的容积在空腹时约为50毫升,进食后可扩张至1.5-2升,通过胃壁肌肉的松弛和蠕动,暂时储存摄入的食物,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食物涌入肠道,减轻肠道负担。例如,当一次性摄入较多食物时,胃体部肌肉舒张,使食物在胃内形成食糜,缓慢向小肠推送。胃通过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原等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化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为多肽

布小玲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