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肠肽瘤,也被叫作 Verner- Morrison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内分泌肿瘤综合征,其中90%原发于胰腺,是一种胰岛D1细胞的肿瘤,因为D1细胞过度分泌血管活性肠肽( VIP)而引起严重水泻、低钾血症、胃酸缺乏或胃酸过少。平均发病年龄为49岁。胰岛细胞增生是血管活性肠肽瘤的原因之一。
血管活性肠肽瘤的各种临床症状主要是由异常增殖的胰岛D1细胞产生大量血管活性肠肽(VIP)引起。另外,一些病例报道显示该病可能有家族遗传性。1、VIP具有多种生理学活性,通过许多途径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查看更多»VIPoma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水样腹泻、低血钾、低胃酸。其他的电解质异常有代谢性酸中毒、高钙血症和高血糖。一些患者也会有消瘦、腹痛、皮肤潮红、头晕等症状。典型症状1、水样腹泻是本病的主要和特征性症状,开...
查看更多»治疗原则VIPoma的治疗目的是去除肿瘤病灶,解除症状。对于良性肿瘤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多能治愈。恶性肿瘤且有转移的情况,姑息性切除复发和转移的病灶有助于控制症状。手术之前通常会静脉补液纠正大量腹泻导...
查看更多»方斌 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治疗股骨头坏死;采用截骨矫形、关节成形等方法治疗早、中期髋关节发育不良,扁平...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电话:010-6778133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半山东路1号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
地址:本院: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五官科楼:韶山北路168号(湖南大剧院对面)
肠化即肠上皮化生,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取代的病理现象,属于胃癌前病变。正常胃黏膜由胃腺上皮构成,长期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刺激时,胃黏膜细胞会逐渐转变为具有肠黏膜特征的细胞,需通过胃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确诊。肠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诱因,其引发的持续炎症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促使细胞向肠型转化。胆汁反流、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易感性,也可能通过直接损伤胃黏膜或干扰修复机制参与其中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