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预防进展,防止肺功能下降。治疗关键是控制感染,促进痰液引流,降低气道微生物负荷和反复感染或急性加重的风险。

一般治疗

1、患者应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体位,一般要求病变部位肺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同时采用手拍或机械振动的方式,松动分泌物,以利其排除。

2、雾化吸入可稀释分泌物,使其易于排出,促进引流,有利于控制感染。可选用生理盐水、β2受体激动剂等进行雾化吸入,每天2-3次。物理排痰前雾化吸人可增强其效果。

3、对于合并呼吸困难且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吸气肌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1、抗感染抗菌药物治疗可避免感染对呼吸道造成的进一步损伤,有助于维持肺功能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可根据痰液培养、药敏试验等结果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等各类抗生素。

2、抗炎吸入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炎症进而较少排痰量;十四元环和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还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可减少急性发作和改善症状。

3、改善气流受限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可改善气流受限并帮助清除分泌物,对伴有气道高反应及可逆性气流受限的病人常有一定疗效。常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4、清除气道分泌物使用粘液溶解剂、痰液促排剂、抗氧化剂等进行祛痰治疗,常用药物有溴己新、盐酸氨溴索、N-乙酰半胱氨酸等。

5、止血可用卡巴克洛、云南白药、垂体后叶素或酚妥拉明等治疗反复咯血。

手术治疗

1、切除治疗支气管扩张病变为局限性,且经内科治疗仍反复发作者,可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2、咯血治疗患者咯血量较大,经非手术知道不能缓解时,可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

3、肺移植各种治疗方法均效果不佳,或疾病处于终末期的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治疗。

相关解析
王丽萍 副主任医师

呼吸内科 聊城市人民医院

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药

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药通常可以口服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抗炎的作用,如果有咳嗽咳痰的症状,可以使用止咳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合并有曲霉菌感染的情况,可以使用伏立康唑抗曲霉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在经过药物治疗以后,总是会出现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治疗。

观看问答
王阳阳 主治医师

呼吸内科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支气管扩张伴肺部感染用什么药

支气管扩张伴肺部感染,在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期间可以先使用一些广谱的抗生素来进行消炎的治疗,比较常用的是青霉素类的抗生素或者头孢类的抗生素。如果怀疑合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可以使用抗铜绿假单胞感染的药物,比如环丙沙星。但是儿童的用药是不可以乱用的,以上的药物比较适合成人来进行使用。此外,要使用一些化痰的药物,促进痰液的排出,比如盐酸氨溴索或者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观看语音
高阳 副主任医师

胸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支气管扩张手术能治愈吗

如果患者的支气管扩张,较为局限。局限在或者两个肺叶,能够通过手术切除病变肺叶来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但是如果患者支气管扩张的病变情况较为弥散,不建议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当患者的支气管扩张较为局限,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案以后,医生会采用微创或者是开放手术方式,将病变的肺叶进行切除。在这样切除以后,一般是达到了治愈的效果。但是对于患者来讲,一定要避免再次感染的发生,以防支气管再感染的情况下,再次发生扩张而导致它的复发。对于手术切除以后的患者,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加强营养适当锻炼,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观看视频
疾病相关 更多»
耳石症复位:多久“粘牢”?康复秘籍大公开!

耳石症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疾病,它可以让我们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倒转,仿佛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旋转木马之中,这个“独特”体验还是蛮难受的。但好消息是,经过复位治疗,我们可以逐渐摆脱这种困扰!那么,耳石症复位多久粘牢呢?☘️在我看来,耳实症复位之后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可以“粘牢”。如果在复位后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那么耳石稳定的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相反,如果在复位后没有出现这些症状,那么,我认为耳石稳定的时间可能会相对较短,通常在半个月左右就能牢固

史保轩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胸部CT
胸部CT

胸部CT可用于观察胸廓、肺部、纵膈等部位的病变,一般常用的检查方法

镜检
镜检

镜检的全程为显微镜检查。此项检查主要为对从患者处采集的体液或皮肤等

CT检查
CT检查

CT检查通过多方位扫描(横断面、冠状面)、注入造影剂或通过提高分辨

疾病专区 更多»
感冒
流行性感冒 小儿感冒 反复感冒 病毒性感冒 夏季感冒 急性鼻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