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来诊断,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淋巴结炎、结节病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淋巴结炎
淋巴结炎多有感染灶,淋巴结肿大伴红、肿、热、痛等急性期症状。急性期过后,淋巴结缩小,疼痛消失。慢性淋巴结炎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为0.5-1.0m,质地较软、扁、多活动,与本病肿大淋巴结的大小、丰满和质韧不同。
2、结节病
结节病多见于青少年及中年人,多侵及淋巴结,可伴多处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或有气管旁及锁骨上淋巴结受累,淋巴结多在2cm直径内,质地一般较硬,可伴长期低热。活检病理可找到上皮样结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淋巴结及血清中均升高。
根据病理分类,纵隔霍奇金淋巴瘤可分为结节硬化型、淋巴细胞为主型、混合细胞型、少淋巴细胞型四种类型。
1、结节硬化型
最为常见。20%-40%的R-S细胞通常表达CD20、CD15和CD30。光镜下具有双折光胶原纤维束分隔,病变组织呈结节状和“腔隙型"R-S细胞三大特点。
2、淋巴细胞为主型
大量成熟淋巴细胞,R-S细胞少见。
3、混合细胞型
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原纤维细胞等,在多种细胞成分中出现多个R-S细胞伴坏死。免疫组化瘤细胞CD30、CD15、PAX-5呈阳性,可有IgH或TCR基因
现在主要是纵隔霍奇金淋巴瘤,对身体的影响是很大的,会出现的无痛性淋巴结多大,有时出现低烧头痛,一般确诊后不需要再做检查,确诊后需要使用化疗药物治疗,配合清热解毒,清除湿热,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避免吃辛辣食物和饮酒,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