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

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难据此作出诊断。目前主要通过骨髓检查多次多部位动态观察异常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血细胞也为本病的重要发现之一,但诊断应慎重。对于可疑但骨髓检查阴性患者,应进行淋巴结活检、肝脾穿刺、皮肤结节活检等,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以高热为主,伴进行性全身衰竭,淋巴结、肝脾肿大,还可有黄疸、出血、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等。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2、实验室检查

(1)全血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进行性减少,血片中可有少量异常组织细胞或不典型的单核细胞,偶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2)骨髓涂片发现数量不等的多种形态的不正常组织细胞,并带有各种血细胞被吞噬的现象。异常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细胞是诊断本病的细胞学主要依据。

3、活体组织检查

骨髓或肝、脾、淋巴结及其他受累组织切片中发现异常组织细胞浸润。并有吞噬各种血细胞现象以及组织结构的改变。

凡具有上述1、2或1、3,且排除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者皆可诊断为本病。

鉴别诊断

1、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反应性细胞增生常继发于某些感染如伤寒、粟粒性结核、波状热、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等或对某些药物过敏等所引起的非恶性的组织细胞增生反应。

2、白血病

白血病的病变在肝、脾、淋巴结等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是均匀的,且始终在骨髓中存在着较多的形态一致的白血病细胞。

3、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病变的分布更加局限,经常出现肿块或较大的结节,淋巴结肿大更多见。

4、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中的莱特勒-西韦病(LSD)

患者几乎都是婴儿或幼儿,皮肤常出现状似脂溢性皮炎的损害,骨损害也较多见。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类型

1、根据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本病大多为急性型,病程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2、基于病理分型以组织学形态分类

可分为组织细胞为主型、淋巴样细胞为主型、肉芽肿型、肉瘤样型。

3、基于瘤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可分为分化良好型、中等分化型、分化较差型。

4、基于临床表现分类

可分为内脏型、皮肤型、儿童型。

疾病相关 更多»
嗜酸细胞176算高吗

嗜酸细胞17.6%一般算是较高的数值。在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范围为0.5%-5%之间,显然17.6%远超过这一正常范围上限。这一数值偏高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如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或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等原发性疾病。这些疾病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此外,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症等也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值偏高。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

李燕郴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能吃芋头吗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吃芋头,但须严格把控食用量,因芋头含碳水化合物,过量摄入易致血糖波动,对病情控制不利。芋头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根茎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芋头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缓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进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同时,芋头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整体健康。不过,糖尿病患者在享用芋头时,必须注意控制食用量。芋头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糖尿病2型是什么意思

糖尿病2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升高。需通过综合管理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糖尿病2型的病因颇为复杂,既涉及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使得某些个体对糖尿病具有更高的易感性。而环境因素,如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严重不足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2型发病的两大核心机制。在疾病早期,糖尿病2型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