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

本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难据此作出诊断。目前主要通过骨髓检查多次多部位动态观察异常组织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大量血细胞也为本病的重要发现之一,但诊断应慎重。对于可疑但骨髓检查阴性患者,应进行淋巴结活检、肝脾穿刺、皮肤结节活检等,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长期发热,以高热为主,伴进行性全身衰竭,淋巴结、肝脾肿大,还可有黄疸、出血、皮肤损害和浆膜腔积液等。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2、实验室检查

(1)全血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进行性减少,血片中可有少量异常组织细胞或不典型的单核细胞,偶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

(2)骨髓涂片发现数量不等的多种形态的不正常组织细胞,并带有各种血细胞被吞噬的现象。异常组织细胞或多核巨细胞是诊断本病的细胞学主要依据。

3、活体组织检查

骨髓或肝、脾、淋巴结及其他受累组织切片中发现异常组织细胞浸润。并有吞噬各种血细胞现象以及组织结构的改变。

凡具有上述1、2或1、3,且排除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者皆可诊断为本病。

鉴别诊断

1、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

反应性细胞增生常继发于某些感染如伤寒、粟粒性结核、波状热、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等或对某些药物过敏等所引起的非恶性的组织细胞增生反应。

2、白血病

白血病的病变在肝、脾、淋巴结等器官组织中的分布是均匀的,且始终在骨髓中存在着较多的形态一致的白血病细胞。

3、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病变的分布更加局限,经常出现肿块或较大的结节,淋巴结肿大更多见。

4、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中的莱特勒-西韦病(LSD)

患者几乎都是婴儿或幼儿,皮肤常出现状似脂溢性皮炎的损害,骨损害也较多见。

恶性组织细胞病的类型

1、根据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本病大多为急性型,病程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2、基于病理分型以组织学形态分类

可分为组织细胞为主型、淋巴样细胞为主型、肉芽肿型、肉瘤样型。

3、基于瘤细胞分化程度分类

可分为分化良好型、中等分化型、分化较差型。

4、基于临床表现分类

可分为内脏型、皮肤型、儿童型。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