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囊样腺癌是指起源于泪腺导管肌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泪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好发于30-40岁女性,主要表现为眼痛、眼球突出以及眼球运动受限,伴有头痛,可在眼眶外上方扪及肿物,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不易完全清除肿瘤,易复发,术后辅以放疗,预后较差。
目前泪腺囊样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病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嗜神经生长特性的分子机制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有研究表明,多癌基因(MYB)-人类核因子I家族NFIB融合基因可能与...
查看更多»临床症状本病常为单眼发病,病程多在6个月内,患者多在发病一年内就诊。疾病早期即可有严重眶周及结膜水肿,常有明显疼痛和头痛。主要表现为眼球向前下方突出或移位,还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不适。并发症肿瘤...
查看更多»治疗原则多年以来,手术切除始终是治疗泪腺囊样腺癌的首选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手术切除联合放化学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术后可使用顺铂、阿霉素等药物,来进行化学治疗。但需要注意其副作用。...
查看更多»方斌 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治疗股骨头坏死;采用截骨矫形、关节成形等方法治疗早、中期髋关节发育不良,扁平...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电话:010-6778133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东安路270号
地址:南京市百子亭42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济兖路440号
没有卵黄囊不一定就是空囊,需结合孕周、孕囊大小及后续检查综合判断。若月经周期规律且孕6周后仍未观察到卵黄囊,或孕囊平均直径超过阈值(经腹部超声≥2.5cm、经阴道超声≥2cm)仍无卵黄囊及胚胎结构,则可能提示胚胎停育,发展为空囊;若因月经周期不规律、排卵延迟导致孕囊实际孕周偏小,或超声检查时间过早,可能仅因发育未达阶段而未显示卵黄囊,需通过复查动态观察。卵黄囊是胚胎发育早期的关键结构,通常在孕5-6周通过超声可见,其存在可确认宫内妊娠并提示胚胎开始发育
乳腺癌二次复发危险,因复发后肿瘤恶性程度可能更高,且治疗难度增加,易发生远处转移,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乳腺癌二次复发指经过治疗后肿瘤再次出现,可能在原部位或远处器官复发。复发后肿瘤细胞可能对原有治疗方案产生耐药性,且侵袭性更强,若转移至重要器官,会快速影响器官功能。例如骨转移可致剧烈疼痛和骨折,脑转移可能引发头痛、癫痫等神经症状。此外,二次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初治时显著降低,治疗手段多依赖化疗、靶向治疗或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相对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