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囊样腺癌
泪腺囊样腺癌的诊断

诊断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等来诊断。其中,要注意明确患者有无眼眶部疼痛症状。另外,鉴于该病易发生远部转移,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也十分必要,以便排除或及时发现转移瘤。

鉴别诊断

1、恶性混合瘤

泪腺恶性混合瘤好发于20岁~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病率仅次于泪腺囊样腺癌,居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第二位。恶性混合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的恶性混合瘤又可由良性混合瘤恶变而来。良性泪腺混合瘤是最常见的泪腺上皮性肿瘤。此病虽是一种良性病变,但部分患者会发生恶变。泪腺恶性混合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泪腺区肿块、眼球突出及眼部疼痛。CT扫描可见眶骨骨质破坏。临床表现和影像学鉴别不明确时,病理组织学证据是鉴别二者的“金标准”。

2、原发性泪腺腺癌

原发性泪腺腺癌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或非常缓慢性病程两类。其中,部分患者有眼眶疼痛的症状。原发性泪腺腺癌在CT上表现为弥漫性且形状不规则的结节肿物,邻近骨质钙化、不规则性、破坏性改变及病变沿上直肌浸润。在MRI的T1像上肿物与眼外肌呈等信号,在T2像上呈不均匀信号。此外,与泪腺囊样腺癌鉴别尚需病理组织学依据。

3、泪腺炎性假瘤

是最常见的泪腺非上皮性病变。此病好发于中年人,以单眼发病多见,双眼少见。泪腺炎性假瘤可伴有泪腺区疼痛、不适等症状,一般无骨质破坏,若有骨质破坏应高度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在MRI成像中,该病一般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强化后明显。该病一般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是其特征性表现。根据影像学改变和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可与泪腺囊样腺癌进行鉴别,必要时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疾病相关 更多»
没有卵黄囊就是空囊吗

没有卵黄囊不一定就是空囊,需结合孕周、孕囊大小及后续检查综合判断。若月经周期规律且孕6周后仍未观察到卵黄囊,或孕囊平均直径超过阈值(经腹部超声≥2.5cm、经阴道超声≥2cm)仍无卵黄囊及胚胎结构,则可能提示胚胎停育,发展为空囊;若因月经周期不规律、排卵延迟导致孕囊实际孕周偏小,或超声检查时间过早,可能仅因发育未达阶段而未显示卵黄囊,需通过复查动态观察。卵黄囊是胚胎发育早期的关键结构,通常在孕5-6周通过超声可见,其存在可确认宫内妊娠并提示胚胎开始发育

高羽 主任医师
乳腺癌二次复发危险吗

乳腺癌二次复发危险,因复发后肿瘤恶性程度可能更高,且治疗难度增加,易发生远处转移,对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乳腺癌二次复发指经过治疗后肿瘤再次出现,可能在原部位或远处器官复发。复发后肿瘤细胞可能对原有治疗方案产生耐药性,且侵袭性更强,若转移至重要器官,会快速影响器官功能。例如骨转移可致剧烈疼痛和骨折,脑转移可能引发头痛、癫痫等神经症状。此外,二次复发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初治时显著降低,治疗手段多依赖化疗、靶向治疗或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相对更大

吴剑 主任医师
乳腺癌是被气出来的吗

乳腺癌并非单纯由“生气”或情绪问题引发,但长期负面情绪是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其作用需结合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等多因素综合判断。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及环境等多重因素。遗传方面,若直系亲属(如母亲、姐妹)曾患乳腺癌,发病风险会显著升高;激素水平中,雌激素长期过高(如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晚育)会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殖;生活方式里,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吴剑 主任医师
甲状腺癌是全切还是半切

甲状腺癌选择全切还是半切需根据肿瘤特征、患者情况及治疗目标综合判断,没有绝对优劣。若肿瘤较小、局限在甲状腺内、无周围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且患者年轻或有生育需求,半切可能是合理选择。半切能保留部分甲状腺功能,减少术后需终身服药的概率,但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肿瘤复发迹象。若肿瘤较大、侵犯周围组织、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或为低分化、未分化癌等高复发风险类型,全切更有利于彻底清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但术后需终身服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可能面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李锟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