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弹力纤维瘤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是背部弹力纤维瘤诊断的关键,仅依靠临床表现不能确诊。超声检查有利于初步诊断本病,但多数病例需要进一步进行CT和MRI等检查。CT检查可明确病灶的部位和范围,MRI能分辨病变中的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病理检查是背部弹力纤维瘤诊断的金标准。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皮肤纤维瘤、表皮样囊肿、脂肪瘤、腹外纤维瘤病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有家族遗传病史。

2、症状

肩胛下角区域疼痛、酸胀,或伴有活动受限。

3、体征

病变部位可触及无痛性肿块,上臂抬高时肿块更明显。

4、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表现为肿物界限不清,无完整包膜,形状多不规则,瘤体内无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探头按压可见大小的变化,体积常在双前臂紧贴于胸前时增大。

(2)CT扫描见肌肉密度影与脂肪密度影条索状间隔分布。

(3)MRI显示在T1加权MRI表现为与骨骼肌信号强度相似的病变区域,其间伴随高信号强度的脂肪组织条纹状交错分布。

5、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在胶原纤维的背景上见大量形状各异的弹力纤维,部分纤维崩解成分布不均、大小不等的弹力球。

鉴别诊断

1、皮肤纤维瘤

一般发病年龄为20~50岁,典型皮肤表现为质地坚实,高出皮面,呈扁球形或纽扣状,表面光滑,好发于四肢伸侧。病理检查多见中央上方的表皮明显增生,可与背部弹力纤维瘤进行鉴别。

2、表皮样囊肿

好发于青少年,皮疹为圆形隆起结节,有弹性,颜色为肤色,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病理检查可见真皮内囊腔,囊周有致密的结缔组织环绕,囊内充满角质。

3、脂肪瘤

T2WI及T1WI呈高信号,T2WI压脂呈低信号,其内可见低信号纤维间隔;纤维成分比例较大时,即为纤维脂肪瘤;当脂肪瘤内的脂肪组织与横纹肌并存,可见侵袭性脂肪瘤内可见索状低信号影。

4、腹外纤维瘤病

为肌腱膜来源纤维瘤,又称侵袭性纤维瘤病,多发于青春期至40岁,大多发生在四肢,下肢较上肢多见,上肢多发于肩部。肿瘤呈圆形,常单发,多发者集中常集中于同一肢体,远侧者先发灶,近侧为后发灶,呈哑铃形。肿瘤成分以胶原纤维为主,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在T1WI尤为明显。在T2WI信号欠均,则为胶原纤维与实质细胞成分形成之高低交错分布信号。增强扫描呈中等强化,甚至显著强化。部分肿瘤临近骨骼异常,出现如骨侵蚀等表现。

背部弹力纤维瘤的类型

根据有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1、临床阶段

患者已出现检查结果的异常,同时出现症状、体征的异常属于临床阶段。

2、亚临床阶段

患者已出现检查结果的异常,但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属于亚临床阶段。

疾病相关 更多»
神经鞘瘤属于什么肿瘤

神经鞘瘤属于良性肿瘤。它起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从肿瘤特性来看,神经鞘瘤通常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相对清楚。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颅内、椎管内以及四肢等周围神经。不同部位的神经鞘瘤表现各异,例如颅内听神经鞘瘤,常以一侧耳鸣、听力下降起病;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压迫脊髓,引起一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四肢的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局部的肿块,可伴有疼痛或感觉异常。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潘琪 主任医师
淋巴瘤有一辈子没事的吗

淋巴瘤是否会影响终身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部分惰性淋巴瘤患者可能终身病情稳定,而侵袭性淋巴瘤若不治疗则可能危及生命。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属于惰性淋巴瘤,生长缓慢,早期患者若无症状且肿瘤负荷低,可暂不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部分人可能长期带瘤生存甚至终身病情无进展。但侵袭性淋巴瘤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进展,危及生命。此外,霍奇金淋巴瘤早期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

尤长宣 主任医师
淋巴瘤盗汗特点

淋巴瘤盗汗多表现为夜间熟睡时出现的全身性大汗,醒后汗止,且常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与普通盗汗相比更具持续性和反复性。淋巴瘤引起的盗汗属于“B症状”,因肿瘤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致。其特点包括:多在夜间或入睡后发生,汗液量较大,可湿透衣物或被褥,醒来后出汗停止;通常为全身性出汗,而非局部出汗;常与不明原因的发热、6个月内无刻意减肥情况下体重下降10%以上同时出现

尤长宣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