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诊断时首先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书写困难、字迹潦草等情况;然后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和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除外脑部或其他类似的疾病,如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腕管综合征等,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帕金森病
患者可见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运动迟缓,分子影像PET或SPECT检查异常,而书写痉挛症患者无上述表现。
2、肝豆状核变性
患者可出现震颤、运动迟缓、肢体舞蹈样动作,也可表现为书写困难、字迹潦草等,与书写痉挛表现类似。但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还多有黄疸、腹水、蜘蛛痣、肝区疼痛等肝脏受损的表现,体格检查可见角膜K-F环。再结合肝肾功能检查、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不难鉴别。
3、腕管综合征
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手指麻木、疼痛、乏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可于夜间、晨起或劳累后加重,活动或甩手后缓解。患者常有骨折、脱位或长期使用鼠标史。
1、根据病因分类
(1)原发性书写痉挛
多由遗传所致,又可分为:
①任务诱导型:仅限于书写时出现震颤。
②姿位敏感型:书写及保持书写姿位时均有震颤。
(2)继发性书写痉挛
可继发于脑损伤、血管病等疾病之后。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1)痉挛型(肌张力亢进型)
书写时出现肌肉痉挛状态,腕、指伸屈肌不自主收缩,继之有书写困难、书写缓慢,并伴有疼痛。
(2)麻痹型(肌无力型)
书写时因肌肉力弱不能随意支配,出现类似麻痹状态而不能握笔。
(3)震颤型(运动亢进型)
书写时出现摇动性震颤,且逐渐增强,精神紧张时更加
肌肉痉挛,医学上称之为肌肉强直性收缩,其疼痛等级通常被归类为轻度至中度疼痛,即Ⅰ至Ⅱ级疼痛,但具体程度因个体差异、痉挛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因素而异。当肌肉痉挛发生时,患者会突然感到肌肉变得僵硬,并伴随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间歇性的,时隐时现;也可能是持续性的,让患者难以忍受。疼痛的程度从轻微不适到剧烈痛苦不等,完全取决于痉挛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体的疼痛耐受性。在某些轻微的情况下,肌肉痉挛可能只是引起一丝不适;而在严重的情况下,则可能导致患者疼痛难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