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痉挛
书写痉挛的治疗

治疗原则

书写痉挛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口服药物、手术治疗等。其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口服药物方便快捷,患者接受度高,但其疗效目前尚不肯定;肉毒素注射安全,有效,但作用时间短,需重复注射;外科手术效果好、疗效稳定,但有手术风险,技术门槛高,难以广泛应用;其他治疗方法目前应用尚有限。

药物治疗

1、肉毒毒素

是厌氧性梭状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其中因A型肉毒素毒力强,稳定,易于生产、提纯和精制,最常用于临床治疗。肉毒素注射治疗本病的关键是鉴别书写时发生痉挛的肌肉,本病常累及很多肌肉,但在实际注射时,通常选择影响最严重的肌肉,特别是屈肌。常采用多点注射的方式,震颤显著者,可适当增加药量。虽然肉毒素注射有效,但是其疗效持续时间短,复发后需反复注射。

2、抗焦虑药

焦虑症状明显者,可给予氟哌啶醇、氟西汀(即百忧解)等药物,缓解焦虑症状,从而达到减轻痉挛的目的。

3、其他药物

临床经验提示,抗胆碱类、苯二氮䓬类、巴氯芬等药物有一定的效果。对一些伴书写痉挛的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小剂量多巴胺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但通常治疗效果不佳,仅对部分患者有效。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病程在1年以上,经过药物或物理以及运动康复训练等治疗无效,且书写痉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时,可选择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2、手术方法

(1)脑深部电刺激(DBS):俗称脑起搏器手术,将一根细长的电子探针插入病人大脑中,引起颤抖的部分丘脑,探针上的一根电线从皮肤下穿过,连到一个类似起搏器的设备上(神经刺激器),然后再将起搏器植入胸部。这个装置传递无痛的电脉冲,可阻断来自丘脑的震颤信号,从而达到缓解震颤的目的。

(2)脑深部神经核团毁损术:应用术中微电极以记录不同区域细胞活动的变化及书写时肌电图的变化,确认靶点后进行射频热凝术。该手术可阻止震颤的产生,但由于毁损靶点临近丘脑等重要结构,且毁损是一种不可逆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他治疗

1、减少书写时间、调整书写姿势、更换书写工具等。

2、临床实践证明,低频(≤1Hz)重复经颅磁刺激、经皮神经电刺激运动训练、手部固定、盲文练习、按摩、理疗、中药针灸等方法也有一定的疗效。

相关解析
张辉 主治医师

神经内科 潍坊市人民医院

书写痉挛有哪些治疗方法

书写痉挛,是一种比较有趣的疾病,属于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类型。患者在写字的时候出现明显的肌张力障碍,这种肌张力障碍主要是影响到了手和前臂。患者无法写字,不得不用另一只手进行替代。但是如果患者不进行书写,从事其他活动,比如说包水饺,或者是打球是完全正常的。这种疾病目前的发病机制并不是特别的清楚,可能与一些精神方面的因素,锥体外系的病变是有关系的。这种病的治疗主要是给予以下治疗,第一是可以给予药物治疗的。药物可以给予一些镇静催眠的药物或者是一些多巴受体的拮抗剂,可能是有效的。另外,有些患者局部注射肉毒素也能够对病情有一定的帮助的。这种病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诊。

观看语音
袁俊丽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邯郸市第一医院

书写痉挛症自愈的方法

书写作痉挛自我治愈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还是建议你必须做物理治疗。例如,针灸、按摩和按摩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你也可以快速搓你的手大约50次。手掌发烫后,用右手手掌放在左手前臂内侧,然后再次揉搓,效果也是蛮不错的,不要担心,疾病总是有一个治愈的过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室性早博和基底动脉痉挛

室性早搏和基底动脉痉挛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两种疾病,它们分别对心脏和血管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是两者的具体情况:首先是室性早搏,它是指心脏室壁的心肌细胞在心脏正常搏动周期内产生异常的冲动,使心脏在预期时间内提前搏动。这种异常搏动可能是由于心脏受到外界刺激,如焦虑、饮酒、吸烟等所致,也可能是由心脏内部疾病引起。室性早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良性疾病,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如果出现频繁室性早搏或伴随其他症状时,需要到医院接受心脏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痉挛性心绞痛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痉挛性心绞痛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导管手术和介入治疗。首先是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针对心绞痛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其次是心脏导管手术,通过心脏导管手术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的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扩张或放置支架来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此外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心导管介入手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来治疗冠状动脉痉挛

赵士超 主任医师
脑血管痉挛应该吃啥药

脑血管痉挛是指颅内动脉的持续性收缩状态,可能会导致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硝苯地平等,能够扩张血管,缓解脑血管痉挛。2.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3.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4.改善脑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丹参等,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5.其他药物:如硫酸镁、罂粟碱等,也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

潘琪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