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的诊断

诊断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同时医生会注意与皮肤结核、着色牙生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着色芽生菌病本病早期损害的结节或斑块表面多呈疣状,周围绕以浸润带,渗出物中可见黑头粉刺样小黑点。从分泌物镜检中可查到棕色成群、厚壁的圆形孢子。

2、皮肤结核皮疹不沿淋巴管径路分布,结节表面呈疣状或乳头状,表面可有裂隙,从侧方挤压,可有少量脓液从裂隙中渗出。脓液中可查到结核杆菌。

3、梅毒树胶肿既往有梅毒史。初发亦为无痛的坚硬结节,表面暗红,但其排列不沿淋巴径路。分泌物呈树胶状。梅毒血清学检査阳性。

4、脓皮病脓皮病的患者皮损区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与刺痛感,严重的会有灼痛感。皮损区还可能散发出脓臭味或有脓液溢出,也可能会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5、皮肤肿瘤皮肤肿瘤的皮损情况复杂多样,可能与该病混淆。医生根据组织病理学改变、微生物学检查及血清学试验等可进行鉴别。

孢子丝菌病的类型

本病一般可分为4型:1、固定性最常见,皮损多固定于初发部位,不侵犯附近淋巴结。

2、淋巴管型较常见,皮肤损害沿淋巴管呈串珠状排列。

3、播散型偶尔可见,多继发于淋巴管型,或自身接种通过血液循环播散而引起皮肤散在性多发损害。

4、皮肤外型罕见,又称内脏型或系统性孢子丝菌病,多累及免疫力低下者,由血行播散引起。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