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病的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症状,早期以腹痛、恶心等肠炎症状为主,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肌肉疼痛、面部水肿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失明、昏迷等,恢复期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数月的肌肉疼痛与乏力。
典型症状
潜伏期为2~45天,多为10~15天。症状轻重与感染虫量成正比。根据临床症状可分3期。
1、早期早期为成虫在小肠的阶段,多为肠炎症状,起病第1周可有腹泻水样便、腹痛、恶心等表现。本期症状轻而短暂。
2、急性期急性期为幼虫移行阶段,于起病第2周起,幼虫移行导致中毒过敏症状。畏寒、发热,体温达38~40℃,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持续2~4周,重者可达6周。发热时80%的患者多有眼睑与面部水肿,严重者下肢水肿。约20%病例有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可有结膜下或指甲下线状出血。突出的是全身肌肉剧烈疼痛、肿胀,硬节感,压痛、触痛明显,以腓肠肌为甚。多为强迫屈曲状态,不敢活动而呈瘫痪样。严重者咀嚼、吞咽及声哑,呼吸和动眼时感疼痛,眼部症状可有视力模糊、复视甚至失明。可并发心肌炎、脑膜脑炎及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者常有心音弱、心动过速、舒张早期奔马律,血压降低或休克,可因心衰突然死亡。脑膜脑炎可有头痛、脑膜刺激征、谵妄甚至昏迷、抽搐、瘫痪等。合并肺炎可有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等;X线胸片显示肺实质浸润及肺门阴影增大。
3、恢复期恢复期为成囊期,病程1个月左右,随着肌肉包囊形成,急性期症状逐渐消退,但肌肉疼痛、乏力可持续数月。少数患者仍可并发心衰与神经系统后遗症。
并发症
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少数患者有肺梗死,腹膜炎等并发症。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