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

诊断

在非特异性病毒感染或免疫接种后,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脑和脊髓弥漫性损害的症状要高度警惕本病。脑脊液中细胞数轻度增多,脑电图广泛中度以上异常,CT或MRI发现脑和脊髓白质内多发散在病灶,特别是丘脑部位,有助于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多发性硬化、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肿瘤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多发性硬化(MS)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与首次发病的多发性硬化(MS)很难区别,其鉴别要点如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无性别差异;多有明确的前驱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弥漫性脑损害的症状明显;MRI表现常为同期大量广泛两侧不对称的白质受损,常累及深部灰质,尤其是丘脑;脑脊液检查一般缺少寡克隆带。多发性硬化(MS)多见于成人,且女性多于男性;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一般无前期感染史,症状体征以病灶的神经功能损害为主,全脑受损症状不突出,多为不同时期局部性损害,一般位于深部白质,很少累及丘脑;脑脊液检查常为阳性。

2、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高热、抽搐多见,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相对较少见,脑脊液检查前者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滴度增高,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且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MRI表现大脑颞叶、额叶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而ADEM则表现为弥漫性的长T1、长T2异常信号,以白质损害为主。

3、流行性乙型脑炎季节性发病,7~9月居多,虫媒传播。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头痛、抽搐和高颅压症状,可累及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多个部位。可表现全身中毒症状,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居多。脑脊液早期以中性多形核白细胞为主,4~5天后可转为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发病后2周以后可检测出特异性抗体。MRI是对称性双侧丘脑、基底核病灶。

4、脊髓肿瘤脊髓肿瘤一般起病较慢,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腰椎穿刺奎氏试验常不通畅,脑脊液蛋白明显升高, MRI可显示病变有占位效应。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类型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依据临床症状和病变部位可分为以下几型:1、脑型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及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出现迅速昏迷和去皮质强直发作,也可有痛性发作。

2、脑脊髓型可出现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

3、脊髓型可出现部分或完全性弛缓性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损害平面以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疾病相关 更多»
燕窝果是凉性还是热性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李红梅 主任医师
包皮龟头炎用高锰酸钾泡多久

包皮龟头炎用高锰酸钾浸泡的时间通常建议为5-15分钟,具体时长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调整。一般轻度炎症可浸泡5-10分钟,若炎症较重,伴有明显渗出等,可适当延长至10-15分钟,但不宜超过15分钟,以免对皮肤黏膜造成刺激。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对于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的包皮龟头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使用时,需将高锰酸钾配制成1:5000浓度的溶液,即1克高锰酸钾粉末溶于5000毫升温开水中,溶液呈现淡粉紫色

瞿利军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出汗
盗汗 自汗 冷汗 小儿多汗 产后多汗 手汗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