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自觉发热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体温测量、血常规、X线、心电图等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但诊断时需要与外感发热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郁、血瘀、湿阻或气血阴阳亏虚的病史。部分患者还可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3、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
鉴别诊断
内伤发热需与外感发热进行鉴别,二者均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内伤发热以内伤为主要病因,虚证居多。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不恶寒,常兼见手足心热、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而外感发热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时体温大多较髙,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外邪不除则发热不退。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根据中医辨证,可将内伤发热分为以下几种:
1、阴虚发热
主要为午后潮热(自觉午后热感从面或胸蔓延至全身)或夜间发热,不想穿衣服,手足心热。可伴有烦躁、盗汗(夜晚睡觉出汗)、口干咽燥等,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2、血虚发热
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多伴有头晕眼花、面色苍白且少有光泽、口唇和指甲的颜色淡而无光、身倦乏力、心悸不宁等,舌质淡、脉细弱。
3、气虚发热
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患者多提抗力差,容易感冒。可伴有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食少便溏,舌质淡